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力于分子诊断研究的丁海涛

  □本报记者  张文强

  分子诊断实验室、急诊检验室、生化实验室、免疫实验室……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3楼的医学检验科,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实验室、一台台大小不等的检验设备,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你在外面看到的化验领管、门诊采血等窗口仅仅是我们检验科的冰山一角。”检验科副主任丁海涛笑着说,现在的检验可不是人们眼里的“化验”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目前已经向分子诊断方向发展了。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检测,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支撑,这是现代医学检验的发展方向。未来高度发展的分子诊断,将会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转归产生深远影响。”上了整整一个晚上的夜班,丁海涛的脸上略显倦意。但一说起检验来,她显得格外兴奋,激情澎湃,话语滔滔。

  在夜班14个小时的工作中,她要和另外一位同事完成来自儿科门诊、急诊、住院病房等部门的近700份标本检测。下了夜班,别的同事倒班休息,丁海涛还得继续她的分子诊断实验室研究,因为那里的工作离不开她。

  “一个夜班下来,感觉特别累,用一周的时间才能调整过来。”像这样的夜班,丁海涛每个月要上2至3次,而且,她上夜班总愿和员工们在一线工作。

  主任上夜班在一线,这在其它科室并不多见。“遇上主任和我们一起值夜班,我们心里就特有底气。”检验医师肖伟利告诉记者,每当夜班工作中碰到疑难问题时,丁海涛就会和他们一起研究解决,这让他们感到非常踏实。

  “检验科的工作非常重要!检验报告直接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丝毫不能马虎。”丁海涛觉得,在一线工作,不仅可以客观地了解患者的需求,还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有助于改进工作和提升科室的服务水平。

  丁海涛是200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从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站引进的高端人才,也是自治区首批“草原英才”。进入检验科后不久,她就被推选为自治区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那年,她才34岁,不仅是当时自治区医学界最年轻的主委,也是全国检验学会最年轻的主委。

  “这么年轻,能不能担起主委的职责?”由于年轻,丁海涛也曾受过质疑。无畏压力,丁海涛轻装上阵,很快就进入了工作角色。她借助组织开展自治区学会会议,把国际上先进的检验理念向全区检验系统传播。几次会议下来,人们都领略了这位年轻博士的超前学科理念以及出色的组织能力。

  她还经常代表自治区检验界在全国医学检验年会和各种主题论坛上发声,与检验界同行们一起分享她的最新科研成果,讲述近年来内蒙古在医学检验事业上取得的可喜进步。

  渐渐地,她在全区医学检验界树起了自己的威望,也在全国检验医学领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2016年11月,在澳门理工大学举行的第五届粤港澳检验医学学术论坛上,她代表自治区医学检验界向全世界发出了内蒙古“好声音”,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完美地阐述了她的科研报告——《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令500多名参会的世界各地检验界权威刮目相看。

  “工作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丁海涛每天都非常忙碌,除了要做好科里的日常检验和分子诊断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外,她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拓展分子诊断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与推广,引导全区检验工作向着分子诊断方向发展,并指导各地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在她的指导下,全区已有4家医院通过了检验行业国际资质认证。

  建立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自治区分子诊断实验中心,引领自治区医学检验工作向着更高层次迈进,是丁海涛多年来孜孜渴求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带领着她的“草原英才”创新团队一直在努力着!

  “衣带渐宽终不悔!”5年本科、6年硕博、10年潜心分子诊断研究……回眸自己所走过的风雨艰辛路,丁海涛十分感慨。她说她感恩付出,同时也坚信付出就会有回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旅游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国际新闻
   第09版:视觉
   第10版:读图
   第11版:沃土
   第12版:天下
村里的这些事儿必须“亮”出来了!
致力于分子诊断研究的丁海涛
呼和浩特市 经济学会成立
新产品亮相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展
自治区粮食局提醒广大农民适时出售手中余粮
大学生创新创业 暨三主粮产业 互联网平台启动
栽种梭梭
呼伦贝尔市国税局加强出口退税管理
抓基础 强意识 警钟长鸣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