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是青春吐芳华

——评白晶回忆文章《我的乌兰牧骑》
哈斯巴特尔 摄
  ◎美成

  白晶,《天骄》杂志主编,是大家所熟悉的通辽作家。在她鲜少提及的过往中,深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那就是她7年的乌兰牧骑生涯,一段用她最美的青春写就的芳华。白晶的回忆文章《我的乌兰牧骑》用“走进乌兰牧骑”“两个耳朵眼”“一本证书”3个片段,回忆了她在乌兰牧骑工作、生活、成长的亲身经历。

  青春是时代的铭记

  白晶无疑是幸福的,她从刚参加工作就踏入了乌兰牧骑这个具有优秀传统的光荣集体。她在《我的乌兰牧骑》中说:“1982年,我18岁,从哲里木盟艺术学校第二批舞蹈班毕业,是全校最小的毕业生。毕业考试那天,各地的乌兰牧骑团长们纷纷都来要人,我是科左中旗人,应届毕业生就我一个,理所当然地回到家乡,走进了我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当中不乏多面手,既可以吹、拉、弹、唱、跳,又会作曲和写歌词,他们非常敬业。”白晶质朴的描述,令我的思绪久久地驻足在青春过往的种种遐思中。对于很多人来说,青春的芳华已经逝去,有的甚至面目全非,虽然依旧谈笑如故,但是其间难掩岁月对人的改变。也有一些人,曾经迷茫、困顿,青春的探索一路踉踉跄跄、磕磕绊绊。白晶的文字让人沉思,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她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纯粹干净、有理想、有追求的年代。乌兰牧骑队员们在时代背景提供的大幕中,热情洋溢、心系群众、英姿勃发、吃苦耐劳,用无私的奉献与广大基层群众形成了手拉手、心贴心的血肉联系,与农牧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铸就了她们青春无悔的芳华,成为了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铭记。这是她们以青春的方式,留给一个时代最为崇高的敬意。

  青春是一种力量

  白晶在《我的乌兰牧骑》中写到:“巡回演出是左中范围内所有嘎查。汽车一路颠簸,来到第一站——乌斯吐。几个女队员被分配在大队书记家,腾出一铺炕,男队员安排妥住处开始找一块比较平坦的地面,用铁锹铲出一个能盛下舞蹈、乐队人员和灯光的舞台。”“当夜幕降临时,一排专用舞台灯光打开后锃明瓦亮,云灯打在天幕上又呈现出多彩的光芒。这时,我看到好振奋人心的壮观场面。天上飞的各类甲虫、蚊子成群地奔舞台而来,嘎查和邻村的大姑娘、小伙子、男人、女人带着孩子,成群结队地急忙往亮着灯的地方赶,牧民家的狗们,也兴奋异常地撒着欢儿随着人流跑向舞台四周。”这是当年乌兰牧骑深入基层演出的真实写照。

  白晶的文字让我们沉浸其间,也让我们心潮涌动、思绪万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范。其间,青春始终是一种力量。乌兰牧骑精神,就如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主题思想、女排精神一样,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初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无疑是青春的奋进者汇集出的强大力量。他们在动态的历史脉络中,不迷茫、不功利,国家“大我”的需要就是“小我”的前进方向,正是因为青春勃发带来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才使得我们这片辽阔的土地充满了文艺的芬芳和希望的力量。

  青春蕴藉着家国情怀

  白晶在《我的乌兰牧骑》中写到:“从我单身到结婚,前后搬了7次家,这本证书与我紧紧相随。算来已经有31年了,这是1986年我22岁在乌兰牧骑时,自治区文化厅颁发的表彰证书,红色绒面烫金的字,里面用毛笔字以蒙汉文写着表彰白晶同志——全区乌兰牧骑先进工作者。”“一次下乡演出,下过雨,地面铲完后还是凸凹不平,天气很凉,有的队员实在太冷,索性把下个节目的服装套在上一个服装上面,一层层往身上套。”

  8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百业待兴的上升期,各种物资短缺、精神生活贫乏,生活条件是艰苦的,基层农牧民对物资和精神生活充满着渴求。乌兰牧骑的出现,不仅为他们生产、生活助力,而且还送来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这既是他们对世界认知的突破,也使得彼此间在互感中完成了精神世界的重塑。特别是乌兰牧骑诸多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真善美主题的优秀剧目,其间蕴藉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需求,由此构筑了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乌兰牧骑这些经典剧目和意义还在于,给在困境中起步奔小康的农牧民以感悟和启迪,使他们迸发出蔑视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就是文学艺术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高度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让我们深深领悟,文学艺术只有保持自觉的认知、真实的情感、高远的情趣、宽广的胸怀和进取的精神,才有可能探索好社会真谛,描摹好时代精神,进而创造出无愧于心、无愧于时代、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白晶在《我的乌兰牧骑》结尾写道:“春风吹来了,草原又要绿了,我们的乌兰牧骑又要出发了!”这里一语双关,既说明时代需要继续发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呼唤和期盼。我们真诚地理解白晶对于乌兰牧骑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敬意。白晶和她的乌兰牧骑队员用激情四溢的青春过往,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做出了表率。“我们的乌兰牧骑又要出发了!”这不仅仅是白晶个人的呼唤,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评白晶回忆文章《我的乌兰牧骑》
~~~
~~~——读路远小说集《色的狂想》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地方·盟市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汽车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那是青春吐芳华
民族电影中的爱情影像
荒野上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