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强的堡垒 闪光的足迹

  编者按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截至2017年底,我区已有84630个基层党组织。这些基层党组织在国家重点工程、脱贫攻坚和“一带一路”建设一线,始终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特选取5个基层党组织的事迹予以集中宣传,寄以用模范的力量凝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见习记者  章奎

  党建引领 搭上致富快车

  在五原县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里,每天都有大量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农畜产品快递日均出货量超过1000单,很多贫困户通过互联网搭上了“致富快车”。

  这趟“致富快车”的主要“司乘人员”就是成立于2015年、有14名党员的电子商务产业园联合党支部,一群勇于担当、务实干事的优秀共产党员。

  五原县盛产许多绿色有机特色农畜产品,但受制于信息、物流等瓶颈,形不成好品牌,卖不出好价钱,而互联网具有破解这些难题的独特优势。但是,联合党支部刚开始进农村推广电商业务时,许多农民不接受,不敢将农副产品交给他们进行销售。对此,电商产业园联合党支部积极开设培训班,开展电商讲座,引导合作社、贫困户树立电子商务思维和互联网思维。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贫困户们开始积极主动与电商产业园寻求合作。

  现在,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联合党支部已与全县117个村党组织和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建立了“支部联姻”关系,“支部+电商+合作社+农户”的农副产品网上供销模式已经成熟。党支部又根据网商所售产品不同,由每名党员带领网商分别组成向日葵组、红腌菜组、瓜果飘香组等,做到一个小组一个品牌,一个小组一种特色。

  同时,党支部积极推行“党员+积极分子+网商”的党员示范带动链,建立“党员+网商+贫困户”的帮扶致富结合链,开展帮扶共建,通过党员带网商、网商带贫困户等方式,形成抱团发展格局。目前,通过电商产业减贫的已达800多人。内蒙古鸿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葵花籽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公司,也是第一批进驻园区的网商企业。现在,鸿旺食品日均成交量达20多单,日均交易额2000元,带动葵花产业链上的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

  借助互联网,五原县的农畜产品不但卖出去了,还卖出了好价钱。联合党支部书记杨正茂介绍说,电子商务产业园借助淘宝、京东、天猫、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引导企业建立河套购、根在草原等自营平台,构建起产品对外展示和销售窗口;创建“河套五原农耕”县域公共品牌,孵化黄金纬度、晒阳阳红腌菜等互联网畅销品牌,提升了农畜产品品牌影响力。

  在品牌的带动下,五原县的优质农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身价倍增,糯玉米1棒能卖到7.8元,“灯笼红”香瓜1斤能卖到36元,海红果1斤卖到了18元,1袋150克的红腌菜也卖到了13元,贫困户对“电商扶贫”模式信心倍增,脱贫致富的劲头十足。

  联合党支部还先后参与制定了网商电商入驻13项优惠政策,设立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210家,培育电商企业226户、创业团队89个、第三方服务机构32家,让当地更多的农民搭上了这趟“致富快车”。

  草原深处党旗红

  在锡林郭勒大草原深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嘎查——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嘎查,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9万元。在嘎查232户牧民的心中,由33名共产党员组成的嘎查党支部就是大伙儿奔向小康生活的领头羊。

  嘎查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嘎查党支部一班人凭借天然草牧场、畜牧业基础良好等优势,探索推广“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牧户”和“党员中心户+协会+牧户”工作模式,成立了巴彦乌拉畜牧业合作社、乃林郭勒牧民旅游合作社等组织,辐射带动周边32户牧户、128人参与合作经营,为牧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牧民贺希格宝音由于自身观念、生产技能等原因,长期没有摆脱贫困,党支部组织周边党员和牧户对他进行定向帮扶,传授牧业生产经验,帮助谋划发展思路。通过3年多的帮扶,如今,贺希格宝音家的羊发展到了1000多只,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满都宝力格嘎查距离旗政府所在地200多公里,过去群众办事很不方便,牧民们常常抱怨说“时间浪费在路上,精力消耗在腿上”。因此,嘎查党支部把工作重点放在便民服务上,通过建立服务点、服务队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各类代办服务200余件次,牧民换证照、办医疗、上社保更加便捷了,办事周期也缩短了。在接羔保育、打储草、剪羊毛等畜牧业生产繁忙时期,嘎查党支部还协调镇政府和有关部门来牧业点开展现场一日办公,把各项服务送到牧民家门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儿上”。

  不仅如此,嘎查党支部还利用集体经济收入,分别为全嘎查牧民每年缴纳养老保险60400元和牧区合作医疗112860元。截至目前,嘎查为牧民缴纳养老保险和牧区合作医疗累计达到100万元;累计资助12名大学生36000元。

  维护边境稳定怎么抓,嘎查党支部有办法。满都宝力格嘎查境内边境线长15公里,境内驻扎着一支边防连队。嘎查党支部立足边境实际,利用党员中心户活动阵地、牧区远程教育站点和小型“那达慕”等载体平台,积极开展军警民“共驻共建”活动,先后开展边境管理、国防安全、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教育活动近20场次;利用“党员中心户+警务室”“草监所+派出所+司法所”三所联调等模式,及时稳控、调处和化解在草场划分、土地征用、生态保护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矛盾隐患,有力维护了边境和谐稳定。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到2017年底,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320万元。嘎查党支部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殊荣,让党的旗帜在草原深处高高飘扬。

  引绰济辽一线的共产党员身影

  引绰济辽,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其主体工程正在全面实施,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处在现场进行设代服务。

  在此之前,项目历经规划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研阶段、初设阶段、施工阶段,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处已经为之奋斗7年。

  2011年,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处承担了引绰济辽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为保证工程按期顺利实施,设计处党总支抽调党员技术人员作为项目的排头兵,并把前期研究论证工作这个重担落在了一群以党员为骨干的年轻的水利技术人员肩上。

  在项目初设阶段,现场根本没有路,除了沙土还是沙土,年轻的技术人员就肩扛器材,整日奔波在荒芜人烟的沟沟坎坎中。为赶时间抢进度,项目组成员在党员的带动下,加班加点,一出工就是几周甚至数月,每年直到腊月二十九才收工。大年初二,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气氛中时,他们就又开始了加班,为项目审批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时间。

  围绕工程设计这一中心,设计处党总支针对引绰济辽工程设计中出现的各类难题,组织成立了党员攻关组,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攻关组又根据不同的技术及业务方向组建了不同方向的攻关小组,利用团队协作优势,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落实解决措施。

  水力过渡分析小组在设计过程中通过长距离水利过渡分析模拟,优化了设计方案,提出了管线设置调压塔的观点,把管线分段,降低线路整体压力,节约工程投资约2.0亿元,为项目组成员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经验。

  硬岩掘进机攻关小组结合国内的先进施工工艺,研究引绰济辽工程隧洞采用岩石掘进机施工可行性,最终确定采用5台硬岩掘进机设备代替常规的钻爆法施工,加快了工期进度,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减少了工程占地。

  对于设计处项目组的人来说,节日似乎已经跟他们的生活无关。项目建议书阶段,适逢中秋佳节,他们在工地现场进行线路查勘;可研阶段,又遇正月十五,他们又在北京参加立项审查会;初设阶段,正是清明节,他们却在工地现场进行占地实物量调查。他们年年都要去现场查勘、复核好几次,有时他们自己开玩笑说:“现场的老鼠都快认识咱们了。”

  2017年6月19日,项目终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批通过,目前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几年来,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处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最终提前完成了规划报告,为项目尽早立项争取了时间,用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写上了水利人的一笔。

  一个农业镇的脱贫攻坚答卷

  一个农业大镇,集体收入来源单一,缺乏致富产业支撑,如何脱贫攻坚?阿荣旗六合镇党委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六合镇位于阿荣旗东北部,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07户、3862人。全镇现有2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75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六合镇党委创新推行了基层党员示范建设工程,实现了产业富民、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同步发展的共赢局面。

  针对资源禀赋不足、启动资金匮乏等难题,镇党委成立了全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基层党员示范建设工程推进情况一览表,实时掌握各村项目发展动态。

  启动资金不足怎么办?在推进基层党员示范建设工程中,镇党委统筹扶贫、农牧、财政等部门的项目资金,以村为单位发动党员出资入股,并组织贫困户以出工投劳的形式参股,着力破解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刚开始,绝大多数党员群众对项目不认可,担心自己入股的资金有去无回,不愿参与项目建设。为此,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村党组织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谋划选定适合本村实际的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将项目资金缺口作为“红色股权”,引导党员群众通过出资、出地、出劳等方式入股,将“三到村三到户”扶贫资金折算为扶贫股权,贫困户通过扶贫股权或直接投劳的方式获取分红,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惠农政策落实、精准扶贫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

  镇党委还因村制宜,分别确定了资源利用、资产盘活、“支部+合作社”等7种发展模式,逐村制定了推进方案,在短时间内六合镇16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和脱贫攻坚工作百花齐放。

  永胜村充分利用本村绿色有机耕地的资源优势,种植有机蔬菜、有机杂粮、高蛋白大豆等农作物225亩,2017年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参与入股的贫困户每人得到分红款3000余元。

  珍珠村由第一书记牵头成立了珍珠村劳务工程队,工程队由4名党员带头、10名贫困户和20名普通村民组成,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劳务输出,产生的酬劳10%作为集体经济使用,参与村民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

  部分村通过公开发包、拍卖等方式,将闲置的村集体资产进行盘活,所得的资金全部用于党员示范建设项目,分别实施了保国村稻米加工、永胜村有机绿色产品、永乐村木耳养殖、曙光村肉驴养殖等项目。

  目前,全镇16个行政村共有基层党员示范建设项目25个,实现了村村有经济实体、村村有产业项目。全镇有410名党员参与其中,累计投入资金256万元,带动贫困户406户、村干部及群众68户。

  在六合镇,村级党组织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群众成为了建设家园积极参与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全镇16个村每个村都有了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脱贫攻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红色领航  告别贫困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党委立足当地优势,内外力结合打出了一套扶贫组合拳,让美丽宜居小镇彻底消除了贫困。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伊金霍洛镇党委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立足于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红色领航”行动为契机,结合各嘎查村的地理、资源优势和现行发展实际,主要发展以民族餐饮、民俗体验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以土地认养、田园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和以种养殖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农牧业。

  近年来,先后争取资金8506万元,发展村、社集体经济组织20个,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同时,积极争取到村到户产业发展资金 295万元,发展到村到户项目8个。坚持把建立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作为重点,昌汉图村秸秆加工项目、查干敖包村马铃薯基地、布拉格二社达尔扈特浩特和龙虎渠村幸福田园土地认养等项目,通过贫困户土地入股、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辐射80户192人进入产业链,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达3000元。龙虎渠村幸福田园土地认养模式作为产业扶贫的典型,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推广报道。

  镇党委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党员+贫困户”帮扶,促进了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表率作用。在党支部和党员的共同努力带动下,各项扶贫政策得到全面落实。2017年以来,累计向225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1361.5万元;对135名贫困在校生实施了救助;为全镇95个国家级贫困户221人缴纳了脱贫保险;累计争取社会扶贫资金269.39万元,帮扶249户550人;累计易地搬迁安置贫困户35户103人。

  伊金霍洛镇党委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农牧民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做法进行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评选“自主脱贫示范户”以资奖励,同时授以“自主脱贫示范户”牌匾,用以激发、提高贫困户的自主脱贫意识。申请成立“圣地情”慈善基金会,吸纳社会资本帮扶贫困户,拓展扶贫渠道。

  目前,伊金霍洛镇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407人中,已有167户394人贫困户实现脱贫处于巩固期。2018年,新识别7户13人,预计在年底实现脱贫。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任务,带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本版图片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特刊
   第06版:民主与法制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收藏
坚强的堡垒 闪光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