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野果富农

检验产品质量。
工人在自动灌装生产线上作业。
查看果树结果情况。
  □本报记者  李晗  摄影报道

  “一棵树能产100斤果子。照目前这长势,我家28亩苹果林结10万斤果不成问题,收入预计能达到8万多元。”看着挂满枝头的青色小果,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村民潘国平脸上乐开了花。

  近年来,七合堂村明确了走封山禁牧、植树造林,大搞生态建设的发展之路,全村因地制宜栽植果树,组织果农成立了野果协会,开创了自治区野果知名品牌。

  随着果树栽植面积不断扩大,果品产量逐年增加,2010年,七合堂村在野果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九佛山”野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技术服务、经营管理、仓储销售“三统一”的合作经营模式,注册了“九佛山”商标,为产品拓宽市场、提升质量创造条件。同时,引进“天拜山”果饮农牧业龙头企业,建立了“企业+合作社支部+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新鲜水果就地转化增值。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286户,社员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哈木苏旺吉勒家从一无所有到牛羊成群
改革所向 梦想成真
我区3旗县入选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 典型县
跟着书记奔小康
野果富农
“把我的蒙古包卖到更远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