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成果,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与经济,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伴相生。当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各领域成果丰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也在不断提升。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基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方向,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手段,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之“本”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因为具备文化自信,唐朝以兼容并蓄的宏大气派,接纳和吸收多元文化成果,胡舞龟兹曲风靡长安,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的祆教、景教、建筑艺术等从唐帝国开启的大门一拥而入,最终成就了大唐盛世。鲁迅对此也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那时我们的祖先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根据,绝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对于别系文化抱有极宽阔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唾弃。”

  因为缺乏文化自信,明清之际文化遭遇空前严酷钳制,忧思本土文化,文字狱盛行,特务机构林立,“崇正宗、灭异端”,抗拒外来文化,驱逐耶稣会教士,残破的封建帝国在闭关锁国中飘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及至今日,民族自卑感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界和业界也曾缺乏自信,信奉白人至上、西方至上,对西方文化亦步亦趋,群众中也不乏崇洋媚外者,“哈美”“哈日”“哈韩”成为消费文化中的普遍现象……历史用血与火的教训告诉我们,“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面对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沉淀的中华文化瑰宝,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繁荣中华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途”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朝代更迭,以远古图腾、原始歌舞、诸子学说、诗词歌赋等形式流传于世,中华文化“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得以传承,成为联系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使得中华文明迄今为止依然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出现较晚,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用鲜血和汗水熔铸而来,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继承和发扬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现实中,部分文艺工作者还存在态度、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偏差,戏说历史、强调宫斗、大胆穿越成为传统文化的“雷区”;“手撕鬼子”“包子雷”等场景,将抗日战争深刻的历史意义悄然解构,在历史的伤疤上纵情欢乐。当代题材陷入价值迷失、娱乐过渡、恶俗低俗等怪圈,为迎合受众不择手段,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尼克松在他的《不战而胜》一书中说道,什么时候中国人不再相信他们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我们就不战而胜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文化传播中的乱象、怪相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国内国外、网上网下都有些言论,贬低中华文化,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否定或歪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乱评改革开放,从而乱我心智、毁我自信。而应对这些负能量,增加正能量,就是要正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经常讲、反复讲,保护好、理解好、传承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激发全民族文化

  创新创造活力之“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当下,全民创新创造恰逢其时。信息时代到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宽带技术、移动传播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以及信息终端的智能化、便携化,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提供技术支持和硬件支撑。借助自媒体平台,个人创新创造的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资源获得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凸显。“当年明月”“天蚕土豆”“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草根作家由寂寂无声成为文化名人,《步步惊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如懿传》《凤求凰》等网络文学改编为电视剧,IP价值扩大化……文化领域百花齐放,跨界融合成为常态,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海外市场逐渐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升级。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现实中,四大名著在日本早已被动漫化开发,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大片也将中国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然而,四大名著为迎合日本受众被改得面目全非,《花木兰》将美国的价值观念贯穿始终。面对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选择性解读,我们只有坚持中国人讲中国故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执笔人:肖华,内蒙古艺术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学习论理
   第06版:内蒙古公安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收藏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