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往往能看到转发的大量所谓“科学研究表明”文章。开头都是“科普范儿”,然而不久之后就画风突变,大肆推销某种药品或者医疗器械。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集中于两性疾病、健康养生等领域,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包装宣传其产品或服务。
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这样的字眼,极容易给受众带来认知上的混淆。尤其是对于有相应症状的患者而言,更是一种危害。如果这些专家解读、权威解释等都是杜撰的,无疑会贻误疾病的诊治。所以,这些看似是正经的医疗知识科普,更有可能成为伤人乃至害命的“凶器”。
梳理媒体盘点的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特点:利用日常经验编织科学神话,援引国外研究数据显示权威,以科技术语和国际荣誉吸引眼球。而一些出自医药公司本身的营销团队、广告公司的专业策划或是自媒体写手的科普网文,往往是通过大数据造假、修改国外研究文献、套用似是而非的医学理论等手段炮制出来的。
实际上,对于公众而言,面对铺天盖地的科普,若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很难明辨其中的真与假。尤其是,一些科普知识既附上了活生生的案例,还有耸人听闻的警示,更有精准的“救命”通道。这道组合拳打下来,就很容易忽悠人。尤其是辨别能力有限的中老年人,极易陷入不法商家的营销套路。
虚假医疗最大的危害是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因此,对伪科普,受众须有正确的认知,并加强防范。面对朋友圈里的医疗知识,应多从正规医院医生那里求证,对于不符合科学的内容,不信不传,积极辟谣。监管部门应加强针对性监管,自媒体平台应加强审核,加大广告主、经营者和发布者的违法成本。最后,伪科普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恰恰证明了真科普宝贵稀缺。相关部门应注重科普宣教和疾病预防,让公众有获取医疗科学知识的正规渠道,不给伪科普伤害受众真感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