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和浩特:文明是这里最美的底色

哈拉沁生态公园。
市民在优雅的环境中健身。
惠民演出。
呼和浩特市第一届文明家庭表彰会。
文明大讲堂。
青年团员教师参加骑行活动。
青城驿站方便市民生活。
检查明厨亮灶。
丝绸之路公园。
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的学生们在成人礼上宣誓。
玉泉区小召小学举行“‘剪’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活动。
志愿者开展义务清扫活动。
文明出行。
第七届最美青城人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刘洋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美“底色”,是一座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群众,通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德润青城”道德实践系统工程等系列主题活动,以民生、环境与宜居等为着力点,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文明创建热潮,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让你美丽

  “自从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以来,原来占道经营的现象没有了,行人和车辆也不再混行,环境也变得整洁优美了。”每天都要在首府大街小巷走一走、转一转的云晓深有感触,“现在的呼市不仅城市环境越变越美,更让人欣慰的是呼市人的文明素养也越来越高了。”

  呼和浩特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一年半以来,各级各部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为提升保持城市环境面貌,截至目前,共出动保洁员500余万人(次),各类卫生清扫车辆50余万台(次),清理各类垃圾350万余吨,清掏雨箅子6万多个,清理树坑绿化带超过18万个,清理卫生死角5000余处,配备污水收集车500余辆,主次干道洒水降尘作业达到100%,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90%以上;查处车窗抛物交通违法行为2500起,发现便溺违规事项2496起,向随地便溺当事人送达《纳入失信名单风险告知书》531份,对1868名不听劝阻违规行为当事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流程处罚金30.7万元。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和维修。主次干道维修方面,铺设沥青21.1余万平方米、混凝土11余万平方米,铺设便道砖37余万平方米、侧石6.4万米、树圈6余万米,调整检查各类井6000余个,整治台阶5000余平方米;更换钠灯1.6万盏、更换电缆4.6万米、更换电器1万个;桥梁饰面维修1713平方米、桥面维修1453平方米。

  2017年,一场让“方便之处”成为“文明之窗”的“厕所革命”在呼和浩特如火如荼地推开,随着2017年3067座公共卫生间的提标改造,现如今的公共卫生间已经不单单只是如厕之所,而是具备多种功能的城市便民综合体——青城驿站。截至目前计划建设各类厕所4285座,已经建成3198座。

  2018年市四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改造和新建专业市场42座,已经全部完成选址工作,开工29座,建成并投入使用12座;施划各类停车泊位13.6万个、施划交通标线160余万平方米,安装交通隔离护栏9912片、2.6万延米;高标准打造了呼和佳地、西顺城街、腾飞路等247处7581亩游园绿地,提升了全市403条主次干道、小街巷道路景观绿化,栽植10200余万株(丛)。

  今年计划对核心区和缓冲区内12家采石采矿企业进行清理取缔,现取缔10家;计划到2020年完成对实验区内36家采石采矿企业的清理取缔工作,现阶段已经取缔35家;主体绿化工程于2018年3月复工,计划实施绿化工程面积3.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10万株,目前绿化2.3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50万株,约占总工程量的70%。

  交通秩序整治、物业管理整治、城乡结合部整治、城市防尘整治、 小饭桌整治、餐厨垃圾整治、街景亮化和外立面整治等35项整治让首府秩序变得更好、环境变得更干净、社区变得更美、城市变得更有活力、百姓笑得更灿烂。这样的青城,是一个既温馨又美丽的城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你优雅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立足推进首府城乡一体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风文明大行动为抓手,按照乡村规划布局美、乡风民风美、致富圆梦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村乡土文化美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农村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美起来,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提升起来,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市17个乡、28个镇、965个行政村中,共创建成全国文明村镇9个,全区文明村镇73个、市级文明村镇188个。

  呼和浩特市坚持民生为先,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产业兴旺成果。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引导村民致富圆梦。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市共建成并运营的奶牛牧场302个,奶牛规模化水平达到95%以上。建设观光农业温室15785栋,已投产温室14123栋,建成投产率为97.1%,总投产率89.5%,设施蔬菜空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新建、续建投资亿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共有14个,总投资为57.13亿元。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达到98家,共实现销售收入1200多亿元。目前,全市约有3.7万农民在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实现就业。

  为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向旗县区派驻脱贫攻坚督导组,同时从市、县、乡三级抽调660名优秀干部派驻191个重点村开展帮扶工作。针对致贫原因,实行差异化帮扶措施,实行“菜单式”扶贫模式。为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送上私人定制,充分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围绕特色产业推进产业扶贫。采取集中安置、自主安置、就近并入大村安置、产业发展区安置、互助幸福院安置、插花安置等6种途径安置深入推进易地搬迁。市级财政拿出扶贫资金,扩大贷款规模,在全市范围实施金融富民扶贫“富农贷”项目,积极与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合作,调动更多金融资金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打牢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础。

  为优化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呼和浩特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对789个村进行了改造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01.3亿元,安全饮水工程新建、改造水源和管网310个、2660千米,新建、改造水窖546个;改造危房60996户,硬化街巷3252.6公里,完成73708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完成50所农村危旧校舍改造,建成732个标准化卫生室、799个文化活动室、646个便民连锁超市,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工程基本达到应保尽保。

  为有效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呼和浩特市以“青城大讲坛”为龙头,以基层大讲堂、道德讲堂、科技大篷车为依托,构筑起了核心价值观大宣讲平台。覆盖各旗县区乡镇、街道和农村的1182个基层讲堂遍布全市各乡村,成为农民最喜欢的精神家园。800余名专兼职宣讲员活跃在乡镇、农村的田间地头,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宣讲和创新技能培训。

  同时,呼和浩特市坚持以德育人,潜移默化涵养农村乡风文明。各类先进典型引领农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组织5000余场道德模范巡讲、巡演活动,讲好典型故事,弘扬最美精神,传播新风正气,引导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1人、自治区道德模范8人(包括提名奖6人)、呼和浩特道德模范30人,涌现出中国好人3人、内蒙古好人9人、青城好人22人,评定出自治区级“十星级文明户”30户、市级“十星级文明户”225户。

  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呼和浩特市各行政村都制定完善了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村规民约,规范基层治理,使农民心有尺度、行有规范。同时,大力弘扬农村优良传统道德,充分运用村规家训、俗语格言等教化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并在乡风文明大行动中,狠刹“五风”等突出问题,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目前,每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用民间舆论的力量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呼和浩特市推进农村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书画摄影剪纸展览、书画笔会、民间文艺演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农民文艺演出队和演出团体,自编自演秧歌舞、广场舞,还有二人台、晋剧、快板书等娱乐活动,成为村民农闲时喜闻乐见的项目。通过开展“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将更多优秀的电影、戏曲、图书、文艺演出送到农民中间。

  文化惠民活动组织让你多彩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2018年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以“弘扬传统文化·共度新春佳节”为主题,内容形式多样,共11大类124项活动内容。组织举办“第四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活动’专家研讨会”“中国梦 新时代 劳动美——百人百组青城红歌艺术团庆‘五一’文艺演出”“‘光荣与梦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原创草原金曲演唱会”等一系列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

  目前,各旗县区农牧民文艺汇演相关工作已经相继启动。新城区在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举办3场广场舞集中展演;回民区举办农牧民群众、基层文艺骨干声乐、舞蹈培训4—5场;玉泉区举办“首届农民文艺汇演”启动仪式,农民用歌舞、小戏、二人台等表演形式展现新时代农民新风貌。赛罕区举办“2018年赛罕区小戏、小品创作培训”开班仪式等。

  上半年,呼和浩特市四区小剧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其中,乌兰牧骑剧场、民族剧场、星光剧场、大盛魁大观园剧场、赛罕区民族小学剧场已经完成维修改造,并且投入使用。昭君博物院单于大帐剧场正在进行收尾工程,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剧场、塞北影乐宫剧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剧场正在加紧推进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完成各剧场建设任务。

  “德润青城·文明之行”让你向善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德润青城·文明之行”为主题,大力开展“美在青城”“礼在青城”“爱在青城”“信在青城”“和在青城”“敬在青城”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了“六在青城”“三百示范”“家风润青城”“文明首府·志愿青城”“首府文明大讲堂”等30多个品牌活动,先后开展各类活动5000余场,其中开展百场道德模范巡讲活动500余场,开展百场“文明中国礼·最美青城人”文明礼仪宣讲示范活动1300余场,开展百场道德讲堂活动2000余场,开展首府文明大讲堂100余场,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巡讲活动1000余场。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在全市营造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为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全力打造“好人之城”,从2012年开始,市文明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最美青城人”暨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十大时代新事、十大社会公益评选表彰活动,至今共举办了7届,共评选出236名“最美青城人”,涌现出140件新事和活动。

  截至目前,全市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9人,1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自治区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57人,84人入选内蒙古好人榜,共评选出青城好人270人。“最美系列”评选活动,作为首府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品牌项目,引领文明建设新风尚。“最美家庭”“最美的哥的姐”“最美公交人”“最美公交线路”“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选树各行各业 “最美” 人物,崇德尚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文明校园活动创建让你高尚

  呼和浩特市于2016年启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两年来,呼和浩特市通过统筹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评分要点,坚持对标创建、加强德育引领,分类分批创建、推进品牌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

  为加强德育引领,呼和浩特市将文明校园创建情况,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和教育督导中,通过召开德育工作现场会,组织全市中小学班主任课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和中小学优秀德育案例评比活动,加强工作经验交流,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整体水平。注重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结合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了以“小手拉大手”为参与方式的“我为迎庆创城添光彩”“告别不文明行为”“环境整治齐动手”和“七色光志愿服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在突出创建主题的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注重推进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确保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抓具体、重常规、接地气、见实效。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育人全过程,重点围绕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阵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整洁优美环境6方面开展工作,提高师生文明素质,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校园文明程度。连续多年的创建过程中,全市涌现出了很多优秀创建典型。各学校和地区百花齐放,从清晰的工作主线,有效的教育引导,丰富的主题活动,良好的环境熏陶以及健全的制度规范等多方面彰显创建特色。

  此外,呼和浩特市按照自治区“全面开展、自愿申报、逐级推荐、提前公示、择优评选”的文明校园考核评选程序,有序推进分类创建,紧紧以文明校园创建“六个好”标准为评选考核依据,组织专门队伍对申报推荐学校进行实地和档案考核验收,采取学校提出申请,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文明办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访、量化考核、分类排队、逐级推荐,经媒体公示,由各级文明委分别表彰命名。经自下而上推荐、逐级考评,已经命名了两批,共计193所市级文明校园,32所学校通过了自治区媒体公示,赛罕区大学路小学获得了“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你优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小手拉大手·同创文明城·共筑中国梦”为载体,以在学校教学中融入、主题活动中培育、家庭中互相带动、管理服务中贯穿、社会实践中强化为途径,广泛实施“阳光少年成长计划”。

  发挥未成年人的实践主体作用,从细处、实处促进道德素养提升。全市730所学校(幼儿园)、27个市级以上家庭教育示范基地、22所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以建设文明校园、体验亲情、校馆衔接、舆论引导为重点,通过开展学校道德讲堂,诵读中华经典,践行文明礼仪,传唱童心向党歌曲,学习道德模范,参与“大手拉小手·七色光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加强德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以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为重点,全方位分享健康营养套餐,寓教于乐。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推出了大量少儿文化精品,如大型动画片《草原豆思》、获第十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荣誉的原创动漫舞台剧《草原豆思之神秘来客》、舞台剧《草原之声》,并通过一年一度的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引进少儿精品剧目和电影,暑期开展的“儿童戏剧嘉年华”活动,丰富全市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此外,全市7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家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家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成为孩子们的校外实践基地,拓展了提升素质教育的空间。各部门合力开展了“净刊”“净网”“净频(屏)“净园”专项行动。

  为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重点,在全社会参与下,让特殊群体少年儿童同享蓝天,共浴温暖阳光。呼和浩特市全面实施校安工程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全市困境儿童建立信息台账,给城区和农村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发放保障金、实施分类救助。6所特殊教育学校、24所留守流动儿童家园、65家“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呼和浩特市救助管理站、“爱心妈妈”协会、“青城妈妈帮”等学校、机构、组织,对青少年大力开展爱心结对、温情陪伴、捐资助学、医疗救助。107所建在乡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少年宫,以及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均对青少年免费开放,圆孩子们快乐成长七彩梦。42所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开办宣传网站(网页),组织进广场、学校、社区公益宣传,让“爱在青城 让心向阳”成为伴随未成年人心灵成长的主打歌,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市属媒体、各类社会媒介宣传的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利用“校信通”及节日发送公益短信,激励孩子们立德成才。

  如今,通过文明委指导、部门规范、学校落实、家庭配合、社会实践、媒介宣传,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德育工作已经形成了目标同向、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关系和谐、内兼外联的格局。更多体格强健、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成长起来。受表彰的全市91名“美德少年”、20名“最美少年”、22名“新时代好少年”中,全国“十佳自强女孩”武彦、“道德模范提名”特木钦、“中国好人”苏钰,自治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戴鑫、“内蒙古自治区好人”孙丽娟、“内蒙古美德少年”马源、庞雪梅等,成为呼和浩特人的骄傲。

  志愿服务助力脱贫让你强壮

  如今,呼和浩特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围绕产业发展、创业扶持、助残救困等脱贫攻坚重点,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志愿服务助力精准脱贫”主题实践活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争当先锋,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基层大讲堂和道德讲堂为载体,做好脱贫攻坚的宣传工作。以“青城大讲坛”为龙头,以学习讲堂、科技大篷车为依托,构筑起了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大宣讲平台。覆盖各旗县区乡镇、街道和农村的1182个基层讲堂遍布全市各乡村,成为农民最喜欢的精神家园。800余名志愿者宣讲员活跃在乡镇、农村的田间地头,开展脱贫攻坚宣传宣讲和创新创业培训。赛罕区的“大棚讲堂”坚持在田间地头宣讲,进一步帮助农民和经营者改变传统种植观念,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宣讲5000余场。

  以打造“志愿青城”品牌为引领,实现农村志愿服务常态化。全市建成农村志愿服务四级网络,市、旗县区建有志愿服务协会和分会。各乡镇设立志愿服务分站,各村设立志愿服务点。组建了致富圆梦、敬老为老、科技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扶贫济困等专项志愿服务队和具有本村特色的志愿服务队。赛罕区建立了4000余名大学生组成的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户为村民提供科技服务。目前,全市农村已经建立志愿服务队730支,注册志愿者达到5万余人。同时,呼和浩特市文明委不断深化文明单位志愿服务帮扶农村脱贫长效机制,目前全市已经有600余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各村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

  以志愿服务项目化为依托,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志愿服务项目化是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的关键,呼和浩特市重点培育以精准脱贫为方向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力扶持相关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完善机制、培育组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把项目化运作理念贯穿到精准脱贫工作的各个方面,融入各个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天使公益协会的“爱心养殖场”项目,为贫困户家庭量身打造产业链条,对受助人进行业务指导并协助销售绿色产品,帮助他们脱贫增收。此外,天使公益协会还在山区贫困小学开展了“爱心浴室”项目,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开展了“衣旧情深”旧衣物回收捐赠项目。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博爱·寸草心”助学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体和留守儿童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青年志愿服务为突破,开展“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团市委先后组织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到清水河县、武川县等地,开展精准帮扶、公益慰问等活动,捐赠物资共计90多万元。围绕扶贫村贫困青年,积极动员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智力支持、项目对接活动,为贫困户创收提供智力、项目、信息、资金等帮扶,帮助贫困青年脱贫致富。组织青年企业家与清水河县政府召开生产扶贫项目对接交流会,受到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包扶村一致好评。同时探索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新路子,推动“农村淘宝”“乐村淘”等电商返乡创业模式落地,推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命名青年电商培训基地2家,开展电商培训3期,覆盖优秀青年电商300名,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事业蓬勃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本版图片均由呼和浩特日报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文件·国际新闻
   第10版:影像力
   第11版:读图
   第12版:旅游
呼和浩特:文明是这里最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