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去年提出构建“内蒙古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自治区党委领导的支持。随后,内蒙古社科联推动了“内蒙古学”的系列研究活动,开始全方位介绍内蒙古的发展经验。那么,为什么要构建“内蒙古学”?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学”的知识体系、理论框架建立完善以后,它就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了。“内蒙古学”的研究领域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在其他学科协同作战的基础上得出的学问,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讨,向全社会传递出“内蒙古学”研究新的声音。
的基础上得出的学问,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16年,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玉刚在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会上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北疆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从社科联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认真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贯彻好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围绕这点,我们应该构建研究内蒙古的学问——“内蒙古学”。
二是实践发展的需要。实践是理论之母,实践需要理论的深刻总结和深化。当前,我们面临着伟大的实践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蒙古。如何从多学科的角度准确地回答把握一系列重大战略性问题,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单靠任何一个学科都很难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综合的多学科来共同推动。这是“内蒙古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是关于地方学、区域学的研究已成为趋势。从自治区相关盟市以及区外来看,地方学的研究已形成了气候、形成了体系。比如鄂尔多斯学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框架,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成为全国地方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区外的北京学、上海学、广州学等都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为我们研究“内蒙古学”学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和经验。
四是内蒙古社科联已经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内蒙古社科联聚集了120多家学会、协会、研究会,涉及内蒙古的经济、政治、民族、文化、哲学等一系列学科,具有比较好的组合优势,能够更好地实现多学科协同作战来研究。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上述考虑,我们提出“内蒙古学”概念后,组织了相关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成果,需要借助“内蒙古学”论坛这个更大的平台进行广泛的交流、深入的探讨,向全社会传递出“内蒙古学”研究新的声音。
“内蒙古学”是一门研究内蒙古的学问,现在称它为学科还为时尚早,等将来“内蒙古学”的知识体系、理论框架建立完善以后,它就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了。“内蒙古学”的研究领域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在其他学科协同作战的基础上得出的学问,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内蒙古学”坚持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通过空间、时间和各个学科的不同维度来对内蒙古进行全面剖析,既要准确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现在处于什么方位,更要回答“我”要到什么地方去。总之,“内蒙古学”要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提供应有的方案,应有的咨询意见,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