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有个人,在橘子成熟时,选了三百枚,送给远方的朋友,并附了一封简短的信:“奉橘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写信人是大名鼎鼎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世事真是如此巧合,王献之亦有《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他将三百只梨送与好友,说冬天雪来得迟,天气情况不是很好。
这两人说的都是客气话,家乡产橘和梨。橘子和梨压弯树腰,摘一些送给朋友,聊表一点心意。
传统农耕时代的丰收季节,不但文人间相互馈赠,普通人之间也很慷慨大方。
一个即便是住在城里的人,或多或少也会感受到乡村丰收的讯息。
小时候,收割季过后,乡下亲戚上门来了,送来一袋刚刚碾轧的新米。
农人不会写送米贴,那些心意和诚意都写在脸上。一袋米,沉甸甸,新米煮粥,吃起来真香。
花生是表舅送的,南瓜是姨妈送的。还有红薯和玉米。
话题又回到两位书法大家的“奉橘帖”与“送梨帖”上。
橘子在霜降之后,口感犹佳。天气变凉,酸度降低,糖度提高,橘皮由青变黄。
我曾在浙江丽水的农家果园里近距离地触摸过一树橘,望着漫山遍野的橘树,橘子成熟了,挂在枝上,体会奉橘人的心情。
“奉橘帖”所说“奉橘三百枚”,是送给亲友的。虽然“奉橘”二字已损,但可依稀辨识,主人的情谊犹存,千年不破。
梨树南北皆有,主人从树上摘下,望着远处的山和天空,与朋友说些送梨之外的家长话,谈及天气,说今年雨雪姗姗来迟。
“奉橘帖”与“送梨帖”,都有普通人的情怀,将自己的水果拿出来与人分享,只不过他们写得一手好字,就有了好帖,从此在民间流传。
一千五百年前的橘与梨,老早被吃掉或烂掉了,果核又回到泥土爆芽长成树,花与果,生生轮回。那些宣纸上的字,从此留下。
这样还想到王義之家的橘树,王献之家的梨树,它们曾经是房前屋后,两棵美丽的树。
橘与梨,是两位大师拿得出手的礼物,在两只竹篮筐里,写幅漂亮的字,好物配好字,一个口感甘甜,水分充足;一个珠圆玉润,体态舒朗。
两幅帖真是绝妙,一个奉橘,一个送梨,奉与送二字,凸现出来,如水退石出。
帖子的背后似乎还有些话,要对朋友表达:我们的家乡有桔和梨,都是很好的品种,它们一夏天风调雨顺,阳光充足,到了秋天送一些给你品尝。
奉的是家乡的特产,送的是情谊,这在今天,是很好的农产品推介形式,通过奉与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地方和它的物产。
秋天是收获与馈赠的季节。普通人给亲友送一件东西,会托人顺路捎去,不会写便条。留帖,是文人之间的雅情。乡邻馈赠,也是把家最中意,最好吃的,送给亲友,礼轻情义重,有分享、思念、问候的成分。
在我的家乡,没有成片的橘林。所能见到的橘树,长在庭院一隅,秋天结果,不算大观,只做观赏。虽奉橘不堪出手,但可送大米、银杏、红薯、鱼与螃蟹,我如果学古人,可写纯朴厚道的“奉薯帖”,意趣横生的“送蟹帖”。
这个世界的人情之美,拳拳心意,应该还有很好的“送鱼帖”“送豆帖”“送瓜帖”……这些纯美的心意书帖,写在过往的时空,或在路上,即将抵达,将一个季节的耕种与生长,写在纯美的宣纸上。
“奉橘帖”与“送梨帖”,几个字,轻轻念,三百枚橘子和梨,挥之不去。主人的情谊,留在帖上,历经千百年,墨迹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