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灯取影 戏若人生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巴林左旗皮影戏
巴林左旗皮影 影人造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国华演示巴林左旗皮影戏
小朋友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林左旗皮影戏
动物造型的皮影
  ◎文/图  本报记者  徐跃

  巴林左旗皮影是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右旗和林西县东北部等地区,具有强烈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皮影艺术形式。

  它属于北方皮影的唐山影派,以唐山滦县滦州皮影音乐唱腔为基础,又兼融了其他皮影流派。作为早期传入内蒙古的皮影艺术之一,巴林左旗皮影深受当地各族群众喜爱。

  2005年,巴林左旗皮影研究协会和皮影剧团成立后,组织编写了《大辽双星》等新剧目和《巴林左旗皮影志》等史料。2011年,巴林左旗皮影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根植于沃土的艺术形式,巴林左旗皮影正日益散发出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编者

  赤峰市巴林左旗素有“皮影戏之乡”的美誉。受当地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皮影艺术在沿袭汉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影响,人物造型、剧本和唱腔都具有鲜明的内蒙古特点。

  走进草原皮影戏

  在巴林左旗,真正意义上的皮影传承人并不算多,47岁的李国华是其中比较年轻的一位,今年刚被评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巴林左旗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

  从13岁开始,李国华就跟随爷爷学习皮影。从事皮影艺术工作几十年,自己创作剧本,边唱边演,一场戏里可以扮演多个人物。

  “巴林左旗皮影有着自己的特点,比一般的皮影高大、人物造型多样、动物活灵活现。经过几代皮影艺人的探索实践,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体系。”李国华说。

  巴林左旗皮影艺术在剧本、演唱、表演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游牧文化特点。将源于中原的传统皮影艺术,逐步发展为以巴林地区蒙古族文化、辽文化为基础,并具有显著草原特色的皮影艺术形式。

  在影人造型、服饰上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特点;在剧目上既有优秀的传统剧目,又新编了历史剧目和反映现实题材的新剧目;在唱腔上揉进了蒙古族民歌、东北民间小调等音乐形式。皮影艺术在巴林左旗这块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沃土上,绽放出了璀璨多姿的花朵。

  在巴林左旗,皮影艺术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和喜爱,上个世纪鼎盛时期,影班发展到40余个,从影艺人200多人。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电影、电视、电脑网络的普及,皮影艺术在当地逐渐走向低谷。皮影艺人大多年事己高,传承的年轻人寥寥无几;青少年观众数量大幅减少,演出市场日趋萎缩;老影卷、影箱流失严重,皮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面对严峻的形式,当地几位对皮影艺术有着深厚感情和执着热爱的老同志,在政府的关注和扶持下,开展了大量富有实效的抢救和传承工作。诸如创作排演《大辽双星》等新编历史皮影戏、编写《巴林左旗皮影志》、申报自治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工作。

  2005年8月,巴林左旗皮影研究协会在旗文化馆挂牌成立。协会资料齐全、档案完整,系统地留存了巴林左旗皮影的多项资料,为今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巴林左旗皮影戏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巴林左旗皮影戏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草原皮影艺术整合优势,在困境中突围,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独具特色戏中人

  巴林左旗皮影之所以能够破茧成蝶,与它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影人是分不开的。皮影人既是戏曲表演的道具,又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巴林左旗皮影淳朴独特的造型、鲜艳浓烈的色彩、自由率性的构图,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

  一般来说,人的面部比例关系为“三庭五眼”,身高比例关系为“站七坐五盘三半”。巴林左旗皮影戏影人却并非按照自然人的结构和比例关系来造型,脸部和身体多为侧面,头部和脸部夸大,身体相对缩短。并且制作的尺寸较大,在具体影戏人物中,融入了本土历史元素。例如在巴林左旗皮影历史戏《大辽双星》中:萧太后戎装,头戴园盗,盗后缀有毛皮护梗,上插三根雉翔,脑后垂有狐尾两根;辽景宗耶律贤戎装,头戴金龙盗,上插两根雉翔,蓝后有毛皮护梗,垂两条狐尾,带大圈耳环。

  李国华介绍:“这些影人的造型,从构思到制作全部是由皮影艺人亲手完成。扮相和着装融合了契丹以及其它北方游牧民族人物造型元素,十分明显地突出了巴林左旗皮影人物造型的地域特点,以及制作艺人的本地化理解。”

  据了解,巴林左旗皮影的影人和景片是用产自当地的驴皮刻制而成,故称之为“驴皮影”。驴皮需经过反复处理,取出上木框绷紧晒干,最后用刮刀刮至薄如书纸,透明如纱,这样就可以备用了。

  雕刻是皮影人制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阳刻,是保留形体线,镂除多余部分;阴刻,是镂除形体线,留下大片面积。目前巴林左旗皮影大多采用阴刻的手法制作皮影。影人上色的常用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基本为天然的矿物色和植物色。上油一般用无杂质、优质的清油,用小板毛刷多边涂刷,均匀刷好后放置于通风之处阴干,不可暴晒。

  待上述工序全都完成后,影人就可以组装了,把头巷部、躯干部、腰臀部、四肢、手脚按照人体结构依次连在一起。先订手和下臂,再订上臂,接着把躯干部、腰臀部和腿订好,然后把手臂连接到躯干上。最后把操纵杆用铁环连接起来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影人了。

  巴林左旗皮影艺人制作出的影人、景片都是根据自己创作的剧本人物进行创作,较中原地区的皮影更为粗矿、概括,地方特点比较突出。正是由于当地艺人质朴的感悟和追求,巴林左旗影人的造型具备了强烈的地域特点和民族化特色,让当地百姓更易接受、更为喜爱。

  创新影卷亮唱腔

  皮影剧本俗称影卷,是演唱皮影戏依据的文本,同时也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优秀文学作品。皮影艺术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传统剧目,剧目基本以宣传行善守孝、忠义爱国、诚实守信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为主。

  巴林左旗皮影剧本基本沿袭了流传广泛的传统剧本,也有“连台戏”和“单本戏”。早期代表剧有《五峰会》《青云剑》《二度梅》《镇冤塔》等。一些皮影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不再上演,多数剧本也随之消失。

  巴林左旗皮影戏研究会成立后为进一步推动皮影艺术保护和传承,于2005年策划创作了历史皮影剧本《大辽双星》。该剧本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结合当地历史和地域特点,挖掘辽文化资源,创作的新型剧本。2009年到2011年期间,创作完成了《辽太祖传奇》的剧本,该剧本较《大辽双星》篇幅更大,内容更加广泛。今年,他们又自创了剧本《扫天婆》,创作和改编的脚步从未停歇。

  草原皮影戏基本沿袭了漆州影的唱腔,同时吸收了东北小调、蒙古族民歌以及其他唱腔和剧种的牌子曲,逐渐形成具有巴林左旗特色的唱腔,分别用于生、旦、净、大、髯、丑等各类角色,在长期实践和积累中形成了较为完整声腔音乐。

  皮影戏借灯取影,一场演出,班子里的艺人分工是有传统规矩的。两个人是影人的操纵者,俗称“提线的”。窗口左边管上场的叫“上线”,负责保管影箱子,演出前做影人准备,演出过程中负责影人出场和整场操纵。台口右侧的叫“下线”,也叫“贴线的”。他管理灯光、翻影卷、配合上线操纵影人和影人下场。配音演唱演员有二到三人,他们坐在或站在中部位置,随剧情配合说唱。有专角专唱的,也有多角多唱的,但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台子后部的二至三人为伴奏人员,分文武场,文场用丝竹乐器为演唱人伴奏,武场用打击乐器。

  班艺人虽有分工,但根据每人特长和需要都要有兼职,提线的可兼演唱,演唱的可兼伴奏,虽各司其职,但也要密切配合,成为一个繁而不杂,多而不乱的有机整体。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的皮影艺术已经逐步走向衰落,但是从皮影艺术深层蕴含的文学、民俗、美术、音乐等方面内容来讲,草原皮影艺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如今,李国华等一些巴林左旗皮影传承人们经常到各地演出和学习,创作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剧本,组织举办巴林左旗皮影戏培训班招收徒弟。李国华坦言,为了让孩子们、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他们对皮影戏进行了改良,增加了字幕机,将影人制作得更大,演出通俗易懂的儿童剧目如《狐狸和乌鸦》《三个邻居》,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孩子爱上巴林左旗皮影戏。

  巴林左旗这方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的沃土,滋养了皮影艺术,也丰富了皮影艺术,艺术的共同性、共融性进一步推动了华夏各民族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发展。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剧本创作,巴林左旗皮影早已深深地扎根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并开出夺目的艺术之花!

  新时代的 文化大院

  □张利芳

  在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有一位老人他叫兰凤岐,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一名文艺爱好者。

  2009年,他带头组织秧歌队,逢年过节就出来扭一扭,唱一唱,乐一乐。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不断加入秧歌队,2014年,兰凤岐向县文化局申请成立二农场群芳文化大院,从此村民有了自己正式的活动组织。

  群芳文化大院成立以后,由兰凤岐老师负责组织扭秧歌、排练广场舞、唱二人台和晋剧等,不断提高表演技能,还经常参加各种小型演出。群芳文化大院的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带给观众不少欢乐,群芳文化大院一天天壮大起来。

  此前他们参加了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的四届杏花节演出,其中兰凤岐创作的二人台《逛台格斗》,演出很成功,很接地气,深受群众喜欢。

  带给村民欢声笑语的背后是演员辛苦的排练。演员们都来自各行各业,平时还要工作,只能在工作之余排练。记得排练《逛园区》《王婆骂鸡》的剧本时,演员冯丽娥年纪大,记不住台词,为了不影响家人,她钻到立柜里、卫生间反复练唱;演员赵果兰、刘最云走着也唱、坐着也唱,家里人都说她们神神叨叨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群芳文化大院自编自演的二人台《逛园区》在2017年和林格尔县元宵节“美丽乡村大比拼”活动中荣获全县二等奖。这大大地激发了演员们的积极性,也更加坚定了兰凤岐做好乡村文化工作的决心。

  2017年6月,兰凤岐又向县文化局申请成立了盛乐经济园区文化站。文化站成立以后,得到了县文化局的有力支持,活动开展更加丰富,演出机会也多了起来。先后参加了和林县芍药节、赛马节、县广场舞大赛和各类下乡演出40多次,曾获全县广场舞大赛第二名。举办主题活动如“2018元旦联欢晚会”“书香润园区”读书活动、“园区书画笔会”“首届农牧民汇演”“扫黄打非”宣传演出、“情暖人间、让爱发声”义演活动、“精准扶贫、文化惠民”演出、“乡风文明助力脱贫攻坚”等演出活动30多次。兰凤岐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创作了反映时代特点、盛乐经济园区建设、人民生活的新剧本,如:《党的恩情唱不尽》《十九大精神暖人心》《刘老婆学习十九大》《和林格尔在腾飞》《盛乐之歌》等20多个剧本。

  自从文化站开展活动以来,村民通过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增进了情感,邻里和睦相处,大大改善了村中的精神风貌,村民闲暇时间更喜欢参加文化活动。

  文化站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发挥才艺、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成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兰老师和他的文化站传递着党和国家的声音,为基层群众送去了欢乐和笑声,也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巴林左旗皮影戏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公告
   第05版:党报联盟·靓点
   第06版:观察·呼伦贝尔
   第07版:观察·兴安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北国风光周刊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借灯取影 戏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