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博热”方兴未艾大有可为

  把握难得机遇,整合、盘活手中的文博资源,使之转化成为强大的文化IP,成为带动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融合化发展的发力点,是亟须探索和尝试的一个方向

  □白江宏

  刚画出来的骆驼居然“活”了,跑到墙上悠闲踱步、低头吃草。这不是“神笔马良”式的童话故事,而是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内蒙古展园的“黑科技”。现场体验时不禁感慨,这类兼具互动性与趣味性的技术手段,如果能够广泛运用在博物馆布展中,必将成为一大亮点,吸引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前来打卡。

  近两年,《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迎来大爆发,博物馆旅游也随之火爆起来。“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馆,赴一座城”“博物馆里过大年”正在成为众多游客青睐的度假休闲方式。数据显示,中国博物馆的参观量已经从2014年的7亿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近10亿人次,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5136家。2019年仅春节期间,就有4成中国游客参观了博物馆。从用故宫胶带装饰一新的大牌口红,到令人忍俊不禁的文物表情包和抖音视频,博物馆文化消费热潮也在持续高涨。不知不觉间,曾经高冷的博物馆变得越来越亲民,“文博热”业已成为一种现象级文化景观。

  内蒙古幅员辽阔,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丰富厚重。据统计,我区目前有各类博物馆185家,有集内蒙古历史与草原文化之大成的内蒙古博物院,有外观造型独具特色的鄂尔多斯博物馆,有世界上最大的岩画宝库之一的阴山岩画博物馆……大馆大而全,小馆小而美,馆藏极为可观,文化底蕴深厚,文博资源可挖掘的潜力空间十分巨大。在当前“文博热”方兴未艾、大有可为之际,把握住这一难得机遇,整合、盘活手中的文博资源,使之转化成为强大的文化IP,成为带动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融合化发展的发力点,是亟须探索和尝试的一个方向。

  “鹰顶金冠饰”是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代表了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很多人认识它、了解它、记住它,是通过微型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又美又萌的文案和动漫演示。诸多案例启示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欣赏方式和习惯也在发生改变,这就要求博物馆要适应新时代变化,加强传播手段和表达方式创新,让知识视觉化、趣味化、体验化,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首先,要深度挖掘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内涵,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可以多多借鉴成功文博类节目的思路,跳出过去单调、枯燥的说教方式,通过传奇的故事、生动的表达、新颖的形式,激发人们对文物和传统文化的兴趣。最为重要的是,要找到好的切入点,在古与今、观众与文物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拉近人们与文物、历史、传统的距离。

  其次,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突出互动体验。与传统的展陈方式相比,现在的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适应观众需求,不妨在文物活化上多出奇招,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AR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历史文物在科技的赋能下真正地“活起来”,让传统文化与观众能够更多地亲密接触。

  “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它的现代文明程度。”博物馆是传播人文精神的殿堂,它不仅是历史文化教育机构, 也是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窗口和名片。开发利用好文博资源这一富矿,必将大大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和魅力指数,让内蒙古成为更多中外游客的倾心向往之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广告
“文博热”方兴未艾大有可为
“不糊涂” 与“假聪明”
预警还是侵权?
辣语
列入黑名单
流量造假该凉凉了
做好高考后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