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选优配强” 聚力脱贫第一线

  □本报记者  郝飚

  乌海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平台,通过精准选人用人,为各村选派了一批党性强、有思路、有干劲的年轻干部。他们下到各村后,加强了村级党组织强,还通过引进项目、发展特色种养殖等方式,补齐了村集体经济短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位于乌海湖西岸的泽园社区是乌达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6年,来自乌达区纪委监委的刘海兵被下派到泽园社区,成为了第一书记。初到这里,如何带领村民尽早脱贫致富成了刘海兵的心头大事。为找准路子,刘海兵积极带领社区“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了解实际情况,并分析各户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确立了种植养殖业和特色农业种植为主的脱贫致富路子。在刘海兵的协调下,去年,泽园社区成立了美泽农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流转社区760亩土地,规模化种植糖玉米、籽葫芦,带动就业49人,实现销售收入106.5万元,年底还为52户居民分红33.6万元。

  “在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的同时,我们还鼓励贫困户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此来增强他们改变生活的信心。”刘海兵告诉记者。去年,社区先后为有养殖经验的两户贫困户提供了养殖基地,并帮助他们分别申请政府贴息小额贷款5万元,还积极协调区兽医站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年底核算,这两户贫困户纯收入均达到2万元。

  在乌海市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像刘海兵这样奔忙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近年来,为解决脱贫攻坚骨干力量不强、基层组织力量薄弱的问题,市委政府组建了3支驻区工作总队、抽调15名干部派驻到各区,由县处级干部担任队长。各区委政府组建19支驻村工作队、抽调58名干部派驻到各村。同时,市区两级安排1382名干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实行划区作战、分片帮扶工作机制,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乌海市还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锻炼干部,选配熟悉“三农”工作、基层经验丰富、对群众有感情的24名干部进入镇党政领导班子。2016年以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优秀的5名干部被市委提拔重用,树立了在脱贫攻坚中选贤任能的鲜明导向。

  此外,乌海市坚持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制定《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确保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安心安身安业。对扶贫一线挂职干部发放生活补助,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做好后勤保障。落实第一书记激励保障机制,每年1万元工作经费和每日100元交通和生活补贴全部落实到位,确保了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广告
“智慧”服务群众 贴心便民为民
初心不改 对党忠诚
“选优配强” 聚力脱贫第一线
红色革命教育
“红色流动书屋”进社区
示范引领
把社区“盆景”连成党建“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