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黄河两岸乡村变身美丽富裕

  □本报记者  于海东

  天下黄河向东流。可是黄河自宁夏进入乌海市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时,却任性地转了个弯改道西行。在这段10公里左右的西行河段,崛起的“黄河西行客栈”和“红酒小镇”深受周边游人的喜爱。

  盛夏,海南区巴音陶亥镇赛汗乌素村绿意盎然,西去的黄河右岸,一座座充满异域风情的西北民居农家庭院显得宁静安逸,“黄河西行客栈”的牌匾下,村口的水车与黄河相映成趣,不时有游人悠闲地出入庭院,漫步村头。

  海南区巴音陶亥镇赛汗乌素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史继雄说,这个村由农牧场、头道坎两个自然村组成。以前这里是矿场蔬菜供应基地,后来随着煤矿衰落,村庄也没有人气,环境脏乱差。自乌海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对这里进行了彻底改造,规划新建了西北民居风格的集中住宅区,并借助地利优势发展起旅游业。

  如今,这里经常开展“开锄节”“我们的节日”等旅游节庆活动,当地农家乐、民宿和农副产品受到青睐。

  63岁的村民杨志虎是村里老人,他家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记者采访时,他正忙活准备中午10位游客的农家饭。他说,村里3年来的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过去就像垃圾场,污水横流,如今已经变成了旅游区。村里不少当年离开的村民又陆续回乡创业,媒体争相报道让村子成了“网红”。

  村里像他这样吃上旅游饭的很多,还有的贫困户靠村里红酒产业脱贫致富。阳光田宇国际酒庄就建在村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因此,赛汗乌素村又被称为“红酒小镇”。

  村里贫困户王勇夫妻俩既在阳光田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还开着农家乐。进入夏季,他家的农家乐几乎天天爆满。两份收入让王勇一家快速脱贫致富。

  据了解,阳光田宇公司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积极承担了海南区238户共计578人的精准扶贫任务,将困难户融入种植产业链、养殖产业链、旅游产业链中。在这家自治区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下,赛汗乌素村300余户农户与企业签订了合同,通过发展葡萄种植和养殖不断提高收入。

  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穿乌海而过105公里,在两岸孕育了许多美丽村庄。这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这些村庄旧貌换新颜,都像赛汗乌素村一样发展起产业,特别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使一产搭上了三产的快车。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巴音乌素村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全村成立4家合作社(公司)发展林下经济。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将3700多亩土地流转给3家农业企业。村民在得到每亩600元流转费的同时,还可以到企业做工,再挣一份工资。目前,全村有300名村民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稳定增收。其中,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党员致富带头人方建军的种养殖园树木葱郁,凉亭点缀其间,仿佛进入了公园。土鸡、梅花鹿、孔雀、鸵鸟、火鸡、小矮马、波尔羊等在园子里都可以看到。方建军说,目前初步建起林下养殖基地,最终要发展起以种养殖、农家乐、旅游观光、温室采摘等一条龙产业。

  乌海农区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左右,各村都临近黄河,农业属于典型的城郊型农业。为发展乡村经济,乌海对各村都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建设,乡村变得像花园,乡村休闲旅游观光采摘自然而然发展起来,随着城市居民追求自然生态生活,集观光、体验、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乌海农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收藏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公益广告
乌海:黄河两岸乡村变身美丽富裕
■信息群
马背警队守护天边草原
鄂尔多斯市安全生产整改率达92.1%
呼和浩特市:“规定+自选”助力高质量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