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2007年8月25日,第一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七星湖隆重举行。论坛主题为“沙漠·生态·新能源”,达成“防治荒漠化是全球、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项艰巨事业,必须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维护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规划和开展防治荒漠化事业,进一步增强防治荒漠化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等4项共识,并确定库布其沙漠公园七星湖作为论坛的永久会址。
●第二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2009年8月28日,以“沙漠·科技·新能源”为主题的第二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召开。如何布局沙漠生态新产业模式、发展沙漠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被列为会议重要内容,来自联合国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做了精彩演讲,并达成5项共识。
●第三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2011年7月8日至10日,第三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举行,论坛主题为“沙漠·科技·新经济”,来自几十个国家、十多个国际组织的官员、专家以及企业家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论坛。论坛达成“呼吁世界各国秉承国家、地方、企业相结合,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理念,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荒漠化防治中的支撑作用”等5项共识。
●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2013年8月2日,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以“沙漠·生态·科技”为主题,采取沙漠现场考察和会议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与会嘉宾参观库布其沙漠生态新经济产业,并围绕土地零退化与绿色增长、可持续公益与商业模式、投资自然资本·创造商业价值等议题,交流全球荒漠化防治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探索荒漠化防治产业与市场化的新路径。该届论坛成为联合国组织在华举办的全球唯一国际沙漠论坛。
●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2015年7月28日至29日,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举行,论坛主题为“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论坛聚焦防沙治沙的需求,探讨将新发展时期的荒漠化防治纳入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整体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新举措以及面临的新挑战,研究中国与中亚、蒙古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协同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和修复,勾画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框架和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库布其计划”。
●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2017年7月29日,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库布其论坛成立十年来,成为各国交流防沙治沙经验、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以“绿色一带一路,共享沙漠经济”为主题,探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防沙治沙合作,很有意义。
在论坛上,与会嘉宾坦诚交流,从各国实际出发,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贡献真知灼见与宝贵智慧,并达成16项共识。
□文/本报记者 施佳丽 图/本报记者 金泉
这里,不仅生长着沙柳、柠条、梭梭等固沙植物,更是种出了甘草、西瓜、西红柿等药材和蔬菜;
这里,不仅有着一望无际的太阳能光伏板,更有风生水起的板下养殖;
这里,不仅有一个保存1040种沙漠种质资源的种质资源库,更有一面悬挂100多个专利证书的“专利墙”……
7月27日,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市隆重开幕,库布其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迎接人们的是和风、树荫、碧草、瓜果呈现的红娇绿软。印象中咄咄逼人的狂躁沙漠变得如此随和温婉,令许多人始料未及。
科学理性地摸透沙漠的脾气秉性,把沙漠当成朋友,与沙漠共舞,昔日的“死亡之海”在变迁中处处展现着人与自然平衡的艺术。
在那日沙生态修复中心,“近自然造林”几个大字清晰地印在展示沙丘上,绿色标尺上的沙丘高度,已经比1988年降低了一半。
“通过大数据平台测量判断风沙运动规律,通过规律计算迎风坡的最佳植树位置,借助大自然的风力和迎风坡植被覆盖,形成削峰填谷的效果,让沙漠绿起来,沙丘低下去,实现风吹、树挡、沙降的目标。”亿利沙漠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水生态治理区,水道沿着沟壑蜿蜒,水鸟翱翔天际,野鸭、牛羊自在栖息。水岸边,随风摇曳的芦苇、沙蒿、蒲黄,各类舒展的绿色灌满眼底。
“草多了,牛更肥了。”看着沙漠的巨变,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牧民那仁满达胡喜在心上。
在恩格贝沙漠博物馆的墙上,刻有这样几行字:通过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的综合利用,把恩格贝示范、探索、引领和教育的作用体现出来,将恩格贝打造成为世界沙漠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园、中国沙漠文化世博园……
这是恩格贝在新时代的发展蓝图,也是库布其人的诗和远方。
如诗如画的天地间,他们编织着多彩的致富梦。
当晒得黢黑、穿着朴素、外表年龄比实际大很多的高毛虎出现在大家面前时,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住在沙漠腹地、看上去极为普通且不善言谈的老汉,竟然靠着勤劳与智慧在库布其沙漠治沙种树种成了百万富翁。
高毛虎是亿利资源集团治沙民工联队队长,他带领的民工联队已经累计种树近10万亩。在库布其沙漠,活跃着232支这样的治沙民工联队。他们带动周边1300多户农牧民从事旅游产业,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业务蓬勃发展,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
把问题当机遇,把沙漠当财富,库布其人熔炼出一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成功模式,库布其模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政府、企业、农牧民、社会多元参与,他们在治沙中找到了绿富同兴的利益平衡点,累计治沙6000多平方公里,带动沙区10多万名群众摆脱贫困。
曾经的库布其,带着贫瘠与苦涩。而今,这里绿洲与蓝天相伴,飞鸟随驼铃起舞,绿富同兴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铺展,这是库布其人心中最迷人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