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内蒙古标准”走向世界舞台

  □本报记者  康丽娜

  第三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即将启幕,届时举办的 “中蒙经贸活动标准化论坛”将再一次把内蒙古标准化工作聚焦在国内外媒体的镁光灯下。论坛上,中蒙两国的专家学者将围绕“中蒙两国标准化及标准国际化现状”“中蒙经贸通关便利化和标准化”“中蒙两国标准化人才国际交流与培养”“中蒙蒙医药标准的应用与推广”等议题献言献计,献智献策,加强标准国际化交流合作,推动“内蒙古标准”乃至“中国标准”走出去。

  标准是国际合作、互联互通的通用语言,是国际间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技术基础。以开放合作、互联互通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享发展成果,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内蒙古标准化院积极发挥标准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服务支撑作用,促进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积极筹建蒙古国标准化(内蒙古)研究中心,促进双方达成《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蒙古国国家标准化机构合作协议》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围绕企业需求开展重点行业国内外标准比对,提升我区同国外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推动中国茅台酒标准指标被蒙古国技术法规采用,水泥、煤炭、矿产领域27项中国标准被蒙古国互认、采用或列入拟采用计划。与此同时,深化同欧洲标准化机构的合作,就风力发电、乳业及乳制品等领域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同西班牙标准化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

  “内蒙古标准”的构建和输出,意义不仅在强化内蒙古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在于助力提升重点领域的质量水平,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能有高质量。”“内蒙古标准”的成色代表着内蒙古经济的质量。

  作为内蒙古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内蒙古标准化院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落实深化标准化改革要求,完善优化标准体系,提高技术支撑水平,增强标准服务能力,加快和拓展标准化的普及应用与深度融合。

  内蒙古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在突出抓好《内蒙古自治区推进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中,基本建立了现代农牧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3大标准体系和21个子体系框架,梳理各级标准9754项,基本形成了覆盖各大领域、具有地区特点、适应内蒙古发展的标准体系。

  标准研制取得累累硕果,标准推广取得良好成效。联合自治区扶贫办,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推广应用精准扶贫8项地方标准,以标准化助力精准扶贫实现新突破;制定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质量奖评审规程》地方标准,以政府质量奖地方标准助力品牌建设。“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会同自治区审改办发布实施了行政审批规范等4项地方标准,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础清单编制规范》成为全国首个清单编制地方标准,为全区乃至全国清单制度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规范化支撑和借鉴。联合锡林浩特开展蒙古马标准化研究,制定阿巴嘎黑马、乌珠穆沁马、浑善达克马、苏尼特浩瀚马、乌审马及百岔马等地方标准6项,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标准化研究不断深化。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企业产品标准评价等工作,推动企业标准提档升级。近年来,承担蒙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等24项国家标准,绵羊皮等2项行业标准,电石绿色工艺技术规范1项团体标准,民用型煤质量等级等 3项联盟标准,基本公共服务等423项地方标准研制工作,极大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水平。

  目前,内蒙古标准化院全面实施标准化提升、“蒙”字标品质认证 打造“内蒙古”品牌和服务百家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大行动计划”,力争2020年全面构建符合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引领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地方·盟市
   第12版:国内国际新闻
让“内蒙古标准”走向世界舞台
八面风
到2025年,内蒙古奶业实现全面振兴
闻天下
“开学经济”变“经济开学”
李国庆:只有走出去才能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