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头:奏响体育事业发展最强音

包头市体育中心。
包头市首届全民健身体育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火炬传递包头站。
中国足球协会男子足球乙级联赛——包头赛区。
2019年鹿城·全国青少年夏令营暨2019年鹿城·“娜荷芽杯”呼包鄂幼儿足球邀请赛开幕式。
2019年全国男子水球冠军联赛·包头站。
2019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赛。
  包头,是伴随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而逐步发展壮大的一座工业城市,拥有内蒙古最大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和稀土加工企业,是国家和内蒙古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稀土、新型煤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发展,包头的体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包头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创新,最显著的成绩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包头体育事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托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增强的巨大推动,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和现代化工业城市特点的体育事业发展格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受惠于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和发展成果所带来的无限活力和巨大动力,包头体育事业不断发展,不仅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而且也为全市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 包头创造了体育设施建设的新飞跃

  包头体育设施建设主要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1956年,东河区体育场的建成,结束了包头市没有大型体育运动场所的历史;改革开放后,该市先后建成包头市人民体育场、一机体育场、银河游泳馆等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到1994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14个,平均7万人1处。2005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包头拥有各类体育场地151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6平方米。第六次普查后,包头市一座座现代化、多功能和实用型的体育场所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市各地,到2018年年底,包头拥有各类体育场地3178个,比2005年前增长了52.1%,场地用地面积增加了20倍,人均场地面积增加到2.29平方米。

  现如今,包头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点、线、块”的格局。“点”是指位于新都市区的市奥体中心和体育中心(两馆一中心)等场地设施,是全市最大的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中心集群区域。“线”是指已经建成的钢铁大街、建设路百里绿道,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奥林匹克公园、劳动公园、八一公园、兵工路绿色走廊、昆河公园等每一个长度都超过10公里的步行、慢跑、骑行健康步道,“一横、三纵、多环”的线状健身步道覆盖全市,老百姓出门10分钟就能就近锻炼身体。“块”是全市70多处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广场绿地,以及28个社区运动休闲公园。在此基础上,包头市还先后建成小型健身活动点(活动室)2243个,各类全民健身辅导站点704个,规模较大的体育场馆及全民健身中心达到300多个,覆盖率达到80%;全市39个苏木乡镇已建成小型全民健身中心37个,覆盖率95%;全市255个城镇社区全部建有全民健身路径以及健身设施,行政村全民健身点实现了全覆盖。

  70年 包头开创了群众体育工作的新样板

  新中国成立之后,大众体育运动受到重视并全面开展起来。在70年代末期,包头体育组织基本局限于各大厂矿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成立的体育协会,有市级体协15个,基层体协62个,人数17000多人。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等一批规范性文件的先后出台,促使该市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得以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新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部署,全民健身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出台,更是为群众体育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现如今,包头市共有社会体育组织355个,其中,市级体育协会共有47个,体育俱乐部80个,旗县区级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228个。旗县区级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实现了全覆盖。有6个旗县区成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达茂旗、固阳县和稀土高新区)。这些社会组织每年组织开展的竞技类、休闲类和娱乐类赛事活动达400余场,参与人数150万人次。近两年,包头市已组织万人以上大型赛事活动30多场次,千人以上活动150多场次,组织规模较大的传统项目比赛近40多项,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2%左右,国民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92%,健康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9年,包头市以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举办了贯穿全年的包头市第一届全民健身体育节,针对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年龄和群体开展70多场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和体育比赛,使“全民健身”迅速开展,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逐渐增强,体育活动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同时,该市以“周六一起走”“三小球”鹿城争霸赛等品牌赛事为引领,积极带动全市各旗县区以及社会体育组织、协会、俱乐部等社会力量承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娱乐项目引进商场,推进社区,走进企业、走到群众身边,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新高潮,打造了城市全民健身新品牌,开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新样板。

  70年 包头实现了竞技体育工作的新跨越

  包头竞技体育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难得机遇,得益于体育系统的深化改革和与时俱进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该市体育健儿在射击、拳击、排球、篮球、曲棍球等项目上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包头运动员岳勇在1993年汉城射击世界杯比赛中,以666.5环的成绩打破手枪漫射世界纪录并获得金牌,填补了自治区没有射击世界冠军的历史;时为民在全国第九届全运会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60发卧射比赛中,以693.5环获得金牌;杨晓丽先后三次获得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冠军。在团体项目上,包一中女排先后三次获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排球赛冠军,2010年获得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亚军。包三十三中男女篮球队先后在国家级、自治区级的赛事中获得了30多个冠军,市体校曲棍球队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体育后备人才。

  1998年—2010年,包头市连续四届获得自治区全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2010年包头市更是荣获了自治区第十二届全运会团体总分和奖牌总数第一名的突出成绩。在2018年自治区第十四届全运会上,该市的排球、篮球、曲棍球、橄榄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电子竞技等竞技体育项目占有绝对优势,这充分体现了该市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历年来,包头市运动员在国际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84枚、银牌98枚、铜牌75枚,破世界纪录9项次、全国纪录18项次;在自治区比赛中,包头市运动员共获得金牌689枚、银牌844枚、铜牌499枚,破自治区纪录745项次。

  近年来,根据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自治区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包头市在战略转移与重点突破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设立奥运项目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体系的建设力度。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包头市对青少年竞技体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在2012年—2018年期间,该市每年注册登记的青少年等级运动员达260多人。截止到目前,包头市共建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所、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2所、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所、自治区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5所、自治区级青少年足球俱乐部3所、自治区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所、自治区级篮球项目特色学校4所、自治区级排球项目特色学校4所。其中,包一中女子排球队、包钢一中足球队、包三十三中篮球队、万水泉小学曲棍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和自治区参加国际和全国的大赛,不仅为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争得了荣誉,而且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

  2014年9月,国务院将内蒙古列为全国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试点省区,包头迎来了足球事业的春天。足球改革前,全市252个社区,只有1个社区建有足球场,全市269所学校有15%以上没有足球场地。在中央、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包头市共建设各种类型的足球场共400片,集中连片的足球场区有5处,这些场地可以满足64支足球队和1000多人同时进行比赛。

  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体系建设上,自2017年开始,包头市不断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在全市各中小学校推行“部校通”足球改革工作,这项举措初步构建了具有包头特色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体系,基本实现了有限资源的科学运用。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察组来包头市调研,对包头市推行的“部校通”足球改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2019年,包头市持续加大足球改革力度和“部校通”工作覆盖范围,促使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了154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3%,开展校园足球训练的中小学实现了全覆盖,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突破4万人,全市足球等级裁判员达到200多名,等级足球教练员达到150多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包头市足球项目为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国综合性比赛中实现了奖牌、金牌“零”的历史性突破。充足的资金、人才和场地保障,进一步推动了足球文化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也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的足球运动热情。

  70年 包头走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包头的体育产业开发萌芽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最初的接待外国体育旅游团体,开办体委招待所,到社会开办的体育经营实体大量涌现,从无到有,逐步兴起。直到1998年,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包头市体育产业开始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1998年之后,包头市通过商业运作先后举办了中巴、中德、中韩、中乌国际足球对抗赛,国际女子网球卫星赛、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全国乒乓球擂台赛、全国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等20多项国际和全国比赛,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探索了有效途径,同时也标志着该市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渐向市场化运营的转变。

  体育彩票销售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也是包头市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包头市于1995年开始体育彩票销售工作,2002年电脑体育彩票正式联网开通,当年体育彩票销售为900万元。在17年时间里,年销售量由2002年最初的900万元,跃至2018年突破9亿元大关,为该市解决了近1200个就业岗位。体育彩票销售量的突飞猛进,像一针强心剂为包头的体育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又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将包头的体育事业推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增加,不仅为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保障,而且为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体育工作,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提出产业发展目标,丰富赛事活动、完善赛事体系,壮大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环境,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平台建设,强化协调配合、加强资金保障等五个方面规划了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现如今,包头市在不断引进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更加注重本土特色赛事活动的组织开展,该市着力打造的包头国际马拉松赛、ATP国际男子网球挑战赛、全国青少年夏令营、“娜荷芽杯”呼包鄂幼儿足球邀请赛已成为包头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其辐射作用和渗透功能已成为包头市对外的窗口和形象的名片,更是成为了推动包头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目前,包头市基本上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为引领,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用品贸易等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随着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未来的包头体育产业必将与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健康、体育广告、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包头体育的发展历程,其既是一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和敢于破解难题的改革过程。我们深信,伴随体育工作社会化、集约化和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体育法制的日臻完善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包头体育事业必将更加辉煌。

  (本版文图均由包头市体育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建功新时代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建功新时代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特刊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建功新时代
   第12版:建功新时代
包头:奏响体育事业发展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