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翻地覆慨而慷

——乌达区城市转型发展纪实
美丽乌海湖。陈欣 摄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基层精神加油站。 郝飚 摄
北师大附校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韩建慧 摄
村里通了公交车。 郝飚 摄
社区医疗服务方便居民就医。石历增 摄
棚户区搬迁居民乐享晚年生活。 石历增 摄
环境优美的棚户区搬迁安置小区。 石历增 摄
五虎山棚改前旧貌。 邱克远 摄
  □韩建慧

  9月,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候。

  过了乌海湖大桥,沿着滨湖路一路南行,道路两侧的秋日繁花铺出一条迎宾花毯,高高低低的绿树掩映中,乌达城区隐隐在望。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乌海地区开发最早的地区,1958年初,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内蒙古自治区和煤炭工业部决定开发乌达煤田。当时的乌达地区,到处都是沙丘沟壑、荒山秃岭,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当年10月,从全国各地而来的上万名建设大军云集此地。

  1961年,乌达建市,1976年,乌达与海勃湾两市合并,正式更名为乌海市,乌达成为乌海市辖区之一,现辖一镇七办,全区人口13.5万。

  乌达由于开发建设早,以及先生产后生活,上世纪数以万计的住宅都背靠矿山而建,全城60%的居民都是将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矿山的矿区人民。

  经过持续10多年的矿区棚户区异地搬迁改造,乌达这个老矿区的城市面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容市貌越来越美、生态环境越来越优,商贸服务越来越火、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居民幸福感与日俱增。

  棚改圆了安居梦

  乌达煤矿棚户区的形成,与我国许多重点煤矿的棚户区一样,都是伴随煤矿开发产生逐步形成的。由于条件所限,住宅建设标准普遍偏低,以土木结构的平房为主,还有少量土坯房和窝棚房。因为多建在矿山周边,部分房屋处于地下采空区范围内,房屋安全隐患较大。

  曾在乌达教子沟住过23年的孙好选描述他的老房子:一共三间,加起来不到60平方米,墙体外面是砖里面是土坯,冬天一点也不保暖。由于住的离矿山太近,窗框和玻璃都被采石放炮震裂了缝,只能用废纸塞着,用透明胶粘住,而且用水用电都不方便。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因为没有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站,住宅区周围都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冬天到处结冰。“但当时家里人口多、负担重、收入低,根本无力改变。”孙好选的邻居苏平说。

  生活环境不舒心,棚户区的教育、医疗资源也非常单薄。医院太远,卫生所只能处理些常见的小问题,矿区学校离家也远,孩子们上下学要半个多小时。

  为改变和提高棚户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棚户区居民的谋生、就业、创业增加主观动力,2008年,乌达区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拉开大幕。

  在“建得好、搬得出、拆得掉、住得稳”总体思路引领下,乌达区抢抓机遇,从落实上级部署、改善民生需求的高度加以谋划,将其作为改变地区环境面貌、增强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放大棚改建设的整体效益与效能,把推进棚改工作与加快城市转型发展紧密结合,以棚改促城建,初步实现了城市“北移东进”的空间战略布局,优化壮大了城市的框架结构,完善和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推动了城市的转型和发展。

  孙好选和苏平两家也都从教子沟搬出,住进了安居佳苑小区。新楼房宽敞明亮,集中供暖,小区里休闲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最让两位老人感到高兴的是,安置区连接成片,大型的商超、便民菜市场出门就有,公园五分钟就到,无论是交通还是购物,都非常便利。

  冬天不用掏炉灰,夏天不愁蚊虫咬;楼上楼下都是老邻居,前楼后楼都是老街坊,为矿山奉献了一辈子的退休老人们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除了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社区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生活遇到的问题几乎都能在社区服务中心办理,再也不用多跑腿走远路了。

  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工矿棚户区改造步伐,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系统地对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提出意见,包括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棚户区改造的类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加强组织领导等,乌达区紧紧抓住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棚改扶持资金,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共得到中央和自治区约12.5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2014年1月28日,经过前期的扎实准备,乌达区煤矿棚户区二期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以需定建”是二期改造的显著特点。一方面牢牢坚持项目实施践行群众路线,充分满足煤矿棚户区居民的居家需求;另一方面又综合统筹城市建设和转型发展的空间、规模、功能等需求问题,加大加快小区内外公辅配套建设,补足补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力求棚改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截至目前,乌达区共建设各类棚改安置住房25013套,总建筑面积约为206.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0亿元,以多种形式搬迁安置煤矿棚户区居民19100余户,让有意愿搬迁的居民全部搬迁。

  城建进入快车道

  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大大提升了乌达区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也让乌达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

  对于一个因矿而生的工业老区而言,棚户区的搬迁改造就是乌达区的城市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抓住国家实施煤矿棚户区保障房建设的有利契机,乌达区高标准配套建设了水、电、路、气、暖和垃圾、污水处理以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设施,为棚户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产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的扩容提质和品位档次提升。

  11年间,乌达区配套改扩建了中心医院、职业病防治医院,新建了北师大乌海附校、乌海市十六中等中小学校4所、建成幼儿园4所,活动中心、社区中心、保健中心及老年人看护中心4栋,建成神华大道、安居街等道路23条50多公里,建设润德桥、滨湖桥等桥梁3座,绿化面积达到91万平方米,建成配套热源厂1座,换热站10个,铺设供热管网85公里、给排水管网135公里,实现了各安置小区管道天然气全覆盖……

  在新达佳苑居住的七旬老人孙庆女深刻的感受到了住在这里的便利,每天早上,她先徒步将小孙女送到离家1公里的新达小学读书,回家的路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量量血压,再到附近的维邦市场和便民市场转一转,买点新鲜的瓜果蔬菜。家里的水、电没有费了,社区里就有缴费窗口。闲来无事,她就到小区门口的小广场上跳跳舞溜溜弯,逛腻了就去中央公园,反正离家还不到1公里。

  棚户区棚改项目齐备便捷的配套设施,让居民在10分钟生活圈办好日常生活事。

  居住环境好了,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提升。乌达西山是个地理位置颇为重要的丘陵型山地,它横亘在矿区和城区之间。由于多年的挖矿开采排污和煤矿采煤灭火工程的开展,此地植被几乎为零。随着棚户区搬迁安置工程的实施,2007年,乌达区开始了西山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乌达人民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白天带着干粮上山种树,背着土壤换掉不适宜植被生存的沙土,晚上轮流熬夜值守刚刚种好的林地……

  经过十几年的坚持不懈植树种绿,如今乌达西山绿化面积已达4500亩,种植油松、沙地柏、云杉、臭椿、山杏、丁香等各类乔灌木70万株。以西山为中心辐射周围的大型绿色屏障,带给乌达人民真正的绿水青山。它不但对矿区粉尘起到阻挡作用,也抑制乌兰布和沙漠的入侵,涵养了水源,净化了空气,降低了风速,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

  今年,乌达区继续采取政府投资、PPP等模式,实施总建设规模103万平方米的重点绿化工程8项,计划投资6988万元,目前完成投资约4160万元。

  棚户区搬迁安置区道路街头绿化提升工程就是其中一项。新达街是棚户安置区的一条主要街道,总长2.8公里。今年5月开始,这条路两侧加装了人行道,实现了人车分离。人行道由红色的方砖路、深绿色的沥青路组成,路边是绿化带,色彩搭配精致,成了附近居民最喜欢散步遛弯的街道之一。原来的6处居民区死角的垃圾场也改造成了“口袋公园”,种上花草,摆上座椅,成了居民休闲的“后花园”。

  乌达区还集中改造了一批老旧小区和老旧街路,安装了路灯、垃圾箱等公用设施,解决了南大沟河槽治理等多年不好解决的问题,连续多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七成用于民生。

  转型谱写新篇章

  棚户区搬迁安置工程成为推进乌达区城市转型升级的有力契机,近年来乌达区巧谋划,多思路,多管齐下,一面寻找多元化经济支撑点,一面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

  如今,漫步在乌达的街道上,到处红花绿树,色彩缤纷,园林设计精致巧妙、楼宇错落有序,商贸业、服务业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曾经人们印象中“脏乱差”煤城矿区形象早已不见。 

  三代人都定居在乌达的居民孙国海说,这些年乌达的变化常常让他有“不认识家”的错觉。乌达是带状地形,以前人们靠山沿路而居,繁华点的地方就只有新区。如今新区依旧繁华,商场、超市、商贸服务红红火火,棚户安置区建设也越来越好,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一应俱全。“家门口就有医院和学校,十分钟就能走到公园,这样的居住环境,怎不令人欣喜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断跟进,大到政务服务功能,小到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双城联创”正将文明之风吹遍大街小巷。用当地居民的话说那就是:“在这里生活,心情越来越舒畅。”

  乌达,这片半个多世纪前由父辈们血汗滋润建成的家园,如今借着新时代的东风,正一派葱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乌达区城市转型发展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建功新时代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建功新时代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特刊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建功新时代
   第12版:建功新时代
天翻地覆慨而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