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满洲里互贸区边贸 扶贫惠及贫困群众 1838人

◎文/图《满洲里日报》记者 王化勇
游客在互市贸易区选购俄罗斯商品。
  满洲里市互贸区借助边民互市贸易政策帮助贫困牧民、低保户、残疾人等开辟发展新路径,实现脱贫增收。通过一年多的探索、改进、协调与沟通,边民交易流程已非常成熟和便捷,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截至目前,满洲里市区、扎赉诺尔区两地共组建61个互助组,吸纳贫困边民1838人。其中,满洲里市区贫困边民963人、扎赉诺尔区贫困边民838人、敖尔金街道办事处贫困牧民37人。据统计,互助组月均收入50万余元。

  在过去的一年中,为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政策,充分发挥互贸区在扶贫中的作用,助力满洲里市深度开放及经济发展,互贸区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举措推动扶贫工作,一是加大力度宣传互贸政策。在全市范围进行边贸优惠政策的宣传,发动更多贫困边民参与到互贸活动中来;同时开辟贫困边民参与互贸的绿色通道,为边民提供更优质服务,通过合法的互市贸易活动实现增收致富。二是组建成立满洲里市边民互助组,引导边民以集体形式开展互市贸易。在精准识别基础上,对有从事互贸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指导培训,鼓励帮助贫困边民参加互助组开展互市贸易。三是积极对接金融系统,帮助解决因缺乏资金和自身发展能力弱而无法充分用足用活互市免税额度优惠政策这一难题。借助边民互助组等平台抱团发展,增强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此基础上,满洲里互贸区积极建设边民互贸平台,平台包括边民互市贸易和边民创业就业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让互助组的商品有地方可销,边民有工作可做,让边民在互市交易活动中增加收益。

  满洲里互贸区在走出“党建+扶贫+互助组”清晰路径的同时,还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边民自主创业培训,充分挖掘边民自身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致贫的家庭落实好政策,切实做好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让贫困群众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加快边民致富步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文/图《鄂尔多斯日报》记者 邱岳
~~~◎文/图《满洲里日报》记者 王化勇
~~~◎文/图《乌海日报》记者 王秋华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党报联盟·靓点
   第05版:北国风光
   第06版:文艺评论
   第07版:建功新时代
   第08版:建功新时代
二旦桥的“杏”福路
满洲里互贸区边贸 扶贫惠及贫困群众 1838人
社区里最热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