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乌兰牧骑自觉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以发展、繁荣和普及民族文化为己任,为文明内蒙古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乌兰牧骑队员在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与其建立起了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这种超脱血缘、超脱民族的情感,是乌兰牧骑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
●我们今天宣传、学习乌兰牧骑及其优良传统,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对党的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创新精神
□斯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下,内蒙古乌兰牧骑得到了巨大的发展。2017年11月,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集体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不久总书记给予专函回复,既热情肯定,也提出殷切希望。11月下旬国家通讯社和中央媒体公开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工作者,从回信的肯定中得到了巨大鼓舞,获得了新的启示,从回信的期望中受到了鞭策,增加了自觉做好工作的动力。乌兰牧骑在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不仅对乌兰牧骑以及文艺工作、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借鉴和学习价值。
乌兰牧骑的发展历程
经过60多年的执着坚守,乌兰牧骑迎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契机。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表达了对乌兰牧骑发展的殷切希望。这一封回信唤起人们重新发现乌兰牧骑重要价值与精神力量的热情。
在革命斗争时期,乌兰夫同志就曾经派遣文艺小分队,通过排演牧民喜闻乐见的歌曲、舞蹈、好来宝等节目,深入农村牧区传播红色文化,起到了舆论宣传、思想动员的作用。乌兰牧骑是解放前红色文艺小队的延续,是重要的革命文化遗产。
在新中国建设初期,乌兰牧骑正式建立并继续发挥深入农村牧区普及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让党的声音与关怀深入农牧民心中。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独创的基层文艺工作方式,是党在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方法创新。
乌兰牧骑上承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下接地气,扎根基层,做好演出、宣传、培训、服务工作,一切为群众着想,一专多能,作风朴素,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实践。
一直以来,乌兰牧骑自觉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以发展、繁荣和普及民族文化为己任,为文明内蒙古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需要乌兰牧骑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农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
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
乌兰牧骑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于1957年创立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自创立以来,结合实际需要,为服务基层广大农牧民,活跃农牧民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基层文化服务创新形式。多年来,乌兰牧骑与党和国家共同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乌兰牧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田间地头、旷野沙漠,为广大农牧民带去党的声音和关怀,为人民群众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究竟是怎样的优良传统支撑着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乌兰牧骑的阵地?
热爱人民,服务基层。“人少节目多,反映新生活;宣传又辅导,演完就干活”,这句话全面又灵动地概括了乌兰牧骑在基层服务的内容。在为农牧民宣传党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乌兰牧骑队员还积极参加助民劳动,帮助牧民剪羊毛、打井,帮助住户挑水扫院、打扫羊圈,有的队员还为群众理发、修理收音机,为群众照相、寄信,给病人献血、治病。乌兰牧骑在下乡途中,还多次参加抗灾,遇到火灾就灭火,遇到洪水就抗洪,事迹传开以后,牧民们奔走相告:“玛奈(咱们)乌兰牧骑赛(好)!”
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用青春、汗水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扎根基层。乌兰牧骑队员在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与其建立起了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这种超脱血缘、超脱民族的情感,是乌兰牧骑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
艰苦奋斗,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乌兰牧骑的回信中提到:“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你们的家乡。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是何等的豪迈和洒脱,然而,豪迈和洒脱背后蕴含着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不畏艰难、不畏困苦的宝贵品质。无论是在严寒酷暑,无论在荒漠草原还是在田间地头,“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送歌献舞”,这是乌兰牧骑用热血和汗水实现的行动口号。
乌兰牧骑作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他们往往都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偏远地区进行服务。因此,乌兰牧骑队员基本是在露天的场地为农牧民进行演出,他们往往要忍受酷暑严寒和风霜雪雨的洗礼。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也从未放弃对于舞台的坚守,为群众送去一场场文化盛宴,为农村牧区送去欢乐和文明,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乌兰牧骑队员克服了演出环境简陋、供给短缺等种种困难,始终坚持为农牧民进行政策宣传、科普、生活服务和文艺演出等活动,让“草原文艺轻骑兵”的旗帜在草原上熠熠生辉。
对党忠诚,不负使命。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人民需要艺术。人民是艺术根植的土壤,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有乌兰牧骑活动的身影。一直以来,乌兰牧骑始终致力于创作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在作品的内容、表演形式、宣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和表演方式滋养了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牧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艺术需要人民。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和人民的智慧。艺术滋养人民、人民反哺艺术。乌兰牧骑以演出地的风土人情和生产生活方式为创作基础,将其编排到演出内容当中,以当地群众喜欢的表演形式,为农牧民进行宣传和演出活动,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宣传服务的使命,也加快了文艺创新的步伐。几十年来,乌兰牧骑创作和编演了众多深受群众喜爱、颇具艺术造诣的优秀作品,推动了文艺的繁荣和发展。“就地取材,现编现演”,不仅体现了乌兰牧骑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更体现了乌兰牧骑人不负党的重托,忠于职守、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宝贵精神品质。
因为具有融于骨髓、流淌在血液中的热爱人民、艰苦奋斗和忠诚于党的优秀的精神品质,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始终不忘初心,坚持用最真诚的心,为广大农牧民送去党的关怀和文化滋养。他们不畏艰难,始终奋斗在基层,农牧民需要什么,就尽己所能为其送去温暖和帮助。他们不断创造更接地气、更符合农牧民需求的文艺作品,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始终让乌兰牧骑这面文艺旗帜高高飘扬。
乌兰牧骑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表达了对乌兰牧骑的深切关怀和肯定,同时也对乌兰牧骑寄予了更深的期望,赋予了他们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更加凸显了乌兰牧骑的时代价值。
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文化不能创造文化,观念不能改变观念。随着国家总体实力的增强、文化建设推进路径的适应性改变,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涵育,文化建设环境和条件产生了积极的变化。经典话语“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被重新思考,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文化自信的主题得到继发性传播。我们没有失去自信力,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失去创造力。乌兰牧骑当年是先行探路者,现在是我们熟悉的榜样、身边的生动教材、活动的地方知识载体、容易领会的案例。当前把乌兰牧骑作为一个大型的系统案例来分析,还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提升主流文化供给侧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科学、民族、大众方向,解决和谁结合、为谁服务、向谁学习的问题;发挥“创造发展”能力;保持质朴工作作风等。
因此,总书记的回信虽然讲的是乌兰牧骑工作,实际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乃至内蒙古各项工作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虽然指导的是内蒙古文艺工作,实际上是对文艺全局工作作出的部署,分量特别厚重,意义特别重大。
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在文化维度,时代发出的呼唤必然是自信地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以怎样的心态和姿态走进新时代,我们将担负什么样的文化使命,都基于一个立足于实践的对文化发展样态的基本判断。首先,文化时代已然不同,我们不是处于必须起而奋争的救亡图存的困厄境地,我们是在国家治理总体呈现积极向上趋势中自主发展中国文化;也不是处于一穷二白的筚路蓝缕开拓期,而是已有相对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其次,我们处于漫长的文化转型期。政治积衰、社会积乱、经济积贫、文化积弱、外交积辱已成为往事,内外环境日趋有利,全面发展步入轨道。
我们有条件、有信心担负起新时代新使命,因为我们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助力文明内蒙古建设。党的十九大发出动员令,“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内蒙古积极响应,提出了最新文化发展目标——建设“文明内蒙古”。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建设文明内蒙古着眼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落脚点放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近年来,自治区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文化探索,乌兰牧骑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建设文明内蒙古,需举全区之力方能稳步推进,在新的征程中,乌兰牧骑依托自身优势,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以及传播和弘扬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等方面都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价值,为推进文明内蒙古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我们今天宣传、学习乌兰牧骑及其优良传统,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对党的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创新精神。乌兰牧骑优良传统,不仅是文艺战线需要继续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深度反思和总结内蒙古赢得并长期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规律性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行各业的整体发展具有普遍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70年。在这70年的发展中,乌兰牧骑对内蒙古的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内蒙古现在的成就,和乌兰牧骑是分不开的。新时代,乌兰牧骑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