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访内蒙古社科院于光军
  □本报记者  白江宏

  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为新时代内蒙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针对如何走好这条新路子,记者采访了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研究员。

  记者:我区应该如何做好“生态+”文章,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于光军:我区作为祖国北方生态屏障,既有生态环境资源富集的优势,也有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繁琐的约束,生态环境建设也因此成为内蒙古长期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给予了我区“生态+”巨大的发展空间。做好“生态+”文章有三个着力点。一是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提质升级。全面推进绿色矿山、绿色制造、循环经济体系、生态农牧业生产体系,巩固优势产业基础,奠定我区稳定经济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提高现有优势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坚实基础。二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优化我区经济结构。充分挖掘我区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生态+现代农牧业”“生态+大健康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新路子,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现代农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生态建设的具体项目上,重视选择形成可利用的生态资源的生态建设、治理方式,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重视培育社会力量形成稳定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保护、扶持生态环保企业发展壮大等。

  记者:目前我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于光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有二。一是给予传统优势产业以新的发展动能和发展方式,即提升产业链水平,完整、完善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二是推进符合新时代市场需要的新兴产业发展,构建新经济下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对区情有清醒认识,要在发挥我区能源资源优势、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当前新经济以智慧化发展为基本动力的情形下,我区智慧资源薄弱,且汇集能力低于发达地区;在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的背景下,我区城市功能还需要大力完善,城市运营管理能力不足制约城市服务水平提升等劣势,着力补齐短板。其次,要充分发挥“存量优势”,激励、扶持、引导我区现有优势企业、支柱企业,使之成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力量。

  记者:如何理解“民生建设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于光军:我区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短板十分突出,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差距较大,也制约着我区成为人才、资本、科技等高端生产要素汇集的洼地。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民生建设既要做到全面惠及百姓,“量力而行”,也需要将有限的财力投注于教育等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将公共服务关注的重点人群集中于困难人群,“尽力而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读图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解群众所忧所急所难所盼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统战人事处处长张学:
乌兰察布市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功:
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宁小莉:
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强化风险防控化解 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倡议我响应 志愿我行动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整改进行时
克什克腾旗:多点发力打造区域冬季旅游新样板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