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自一线的战地日记

陈旭在隔离区写下入党申请书。
  □本报记者  于海东  实习生  颜慧

  “六七个小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忙碌,已是让我身心俱疲。不过我相信,疫情终会被打败,光明终将到来。”

  ……

  “今天朱阿姨临时需要加组液体,身上的装备让我扎针很不方便。透着护目镜雾气的空隙扎上止血带,朱阿姨说:‘没事,扎吧,阿姨理解,多扎几针总会扎上。’当时我就想,一定给阿姨一针扎中。”

  这是乌海市传染病医院护士陈旭的部分日记内容。自1月31日入院参加救治患者后,陈旭选择在休息时记日记让自己的心绪平稳,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乌海市传染病医院是乌海市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疫情发生后,作为医院里最年轻的医护人员,25岁的护士陈旭毅然报名,并在隔离区里入了党。

  虽然参加工作才一年多,但在其他5名平均年龄28岁的护士照顾下,她很快适应了工作。隔离防护口罩、防护服又闷又紧,穿上十多分钟就会捂出一身汗。为了不耽误工作,减少穿脱防护服的时间,她穿上了纸尿裤。一个班六七个小时下来,不喝水、不吃东西、不上厕所,对体力、心理和意志都是巨大挑战。但只要能战胜病毒,她都愿意坚持。

  忙完工作,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个乐观的姑娘会在日记本上写下工作心得,跟自己说些“悄悄话”。“床头放着一枚党徽,由于工作着装不能佩戴。可我发现,这比我所有的胸针都要漂亮,让我由衷地自豪。”陈旭日记里的这段话,记录着这名新党员的心境。

  “昨天工作的时候,跑得太急,不小心把脚崴了。不过我现在变得比以前坚强好多,一瘸一拐继续工作…”

  “今天,我们给朱阿姨送去了元宵节的祝福,看着朱阿姨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手,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

  一篇篇日记,记录着自己的成长。陈旭说,她期待着春暖花开之时,走出沉闷压抑的隔离病区,让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轻轻的微风拂过面庞,和家人来一个大大的拥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云上103
   第07版:文艺评论
   第08版:经济涮锅
我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关心 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志愿服务活动
包头市 第二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来自一线的战地日记
“飞”去武汉的羊肉很暖心
“我为最美‘逆行’者点赞” 全区中小学生书信征文大赛启动
销售“触网”,十二连城的草莓卖光了
满洲里海关: 硬核措施服务“中欧班列”顺利通关
兴安盟捐赠武汉百吨生活物资
介绍我区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和干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