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茫茫沙地广 渐远古州城

粟特人经商场景复原图
巴郎庙古城南墙遗址
宥州古城高耸的城墙
查干巴拉嘎苏古城城墙夯层清晰可见
宥州古城马面凸出墙体10米
唐代宥州古城遗址
  □文/图  本报记者  阿荣 

  一座座沐浴千年风雨的草原古城,因历经沧海桑田、岁月更替而更显从容深邃,因历史厚度和人文积淀而愈加经典耐读。

  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地理环境丰富而多彩。数千年前,这里就存在令人惊叹的文化形态。西汉时期,这里建造了较多的城郭和军事交通要塞。元朝在草原营建的城市对世界文化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这里兴建的城池逾500座。

  让我们一起目睹草原古城遗址的绚丽身姿,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拂去历史浮尘,探寻古城印迹。             ——编者

  雪后的毛乌素沙地如水墨画一般,树影奇崛,沙蒿漫卷,古意盎然。据史料记载,唐朝在今鄂尔多斯境内的毛乌素沙地西南实行羁縻政策,设置了夏、宥、盐、灵、丰、胜等州,还设立了总管府、都督府和节度使。岁月沧桑,风云变幻,那一座座唐代州城宛若流星,绚烂之后消逝于历史的星空,却在茫茫沙地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

  历史的印迹

  驱车横穿鄂托克前旗南部的“鄂尔多斯风景道”,至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的城川镇。踏着厚厚的白雪,从城川镇向东北方向走2.5公里,规模宏大的城川古城遗址便进入眼帘。雪轻轻地飘落着,高高的土城墙经千年风雪的雕琢,愈显雄浑与苍劲。

  据介绍,这座古城始建于公元738年,为唐代宥州古城。其东西长约731米,南北宽约590米。城墙由灰白色沙土夯筑而成,结构结实紧密,基宽3-10米,城垣残高2.5-5米,夯层厚15-20厘米。

  登高放眼望去,一片苍茫,古城之瓮城、角楼、马面遗址尚存,想象在唐朝时,这里车轮辚辚,马蹄阵阵,各色人等来往穿梭。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南墙正中各开一座城门,外加筑瓮城。城墙的四角均有角楼,西南角的角楼保存完整。城墙马面呈正方形,凸出墙体10米,宽10米。东、南、北墙保存较好,西墙破坏较为严重。古城北虽不设城门,但在北墙中部筑有高大的夯土台基,为敌楼。南墙瓮城保存较好,东西约55米,南北约28米,瓮城南墙中部偏西处有一豁口,为瓮城城门所在。城外有护城河绕城址一周,河道宽约20米,周长约3054米。护城河的河水现已干涸。城墙以外与护城河之间设有护城壕,护城壕距城墙约26米。

  穿过瓮城,进入城内,房屋等建筑遗迹依稀可辨,城池的细貌已经不再。城内地表散落着陶、瓦残片等。据了解,城址内文化层厚约1.5-2米,表土30-40厘米之下有黑色、黑灰色文化层,包含大量砖瓦、陶瓷残片等,器形有盆、罐、碗、杯、瓮、瓦当等,纹饰有青花纹、剔花纹、草叶纹等。古城内出土了较多唐宋时期的古钱币,有唐代的“开元通宝”、宋代的“太平通宝”“宣和通宝”“皇宋通宝”“圣宋元宝”等。

  古城因何而建?据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朝廷将江淮各州放逐的胡人迁回,安置在原兰池州一带,废匡州、长州,以宽宥为名,改置宥州,下设三县,即延恩县、归仁县、怀德县。唐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将宥州寄置于经略军城,原宥州更名为宁朔郡。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为怀德郡都督府。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回“宥州”之名,随后又在唐宝应年间(公元762年至763年)撤之。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重新在经略军城置宥州,以安置归附的党项人。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又将宥州移至夏州的长泽县,宥州自此由夏州统领。后因宥州为吐蕃军队所破,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重建,直至唐末。宥州古城在宋时属西夏,是西夏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也是西夏灭亡时最后被攻破的城池。元朝时古城被废弃。据考古专家考证,城川古城遗址为公元820年前的长泽县城和公元820年移至长泽县的宥州城故址。

  城川古城遗址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内蒙古东南部毛乌素沙地的交接地带。城川古城的兴废,除了战争等人为因素外,与奢延泽、毛乌素沙地等自然环境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城川古城遗址对研究中国北方生态过渡带的人地关系、民族关系,以及奢延泽、毛乌素沙地历史环境变迁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研究鄂尔多斯地区唐、宋、西夏时期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城市建制、民族交往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

  州城今犹存

  “六胡州”是唐初为安置突厥降户,主要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在黄河南侧的灵州、夏州之间设置的鲁、丽、含、塞、依、契6个羁縻州的总称。粟特人是原居于中亚的古老民族,是活跃于古丝绸之路上主要从事商业的民族。由于突厥对粟特地区的占领,使粟特人大量进入突厥部落,因而唐初为安置突厥降户,在今鄂尔多斯地区设立的“六胡州”中,主要居民是粟特人。

  “六胡州”中鲁州、丽州、塞州、契州的治城遗迹遗存在鄂尔多斯地区尚存。腊月瑞雪飘飘,驱车至乌审旗呼和淖尔古城,有专家认为,该古城是唐代“六胡州”之一的契州城。古城地处平坦的草原地带,西北为连绵的沙地,东南为开阔的草原滩地,地势较平。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530米,南北640米。城垣残高1.5-2.5米。城墙墙体由灰白土和碎石夯筑而成,墙体基宽4-5米。古城四边各设一座城门,东、西城门有瓮城。古城四角有角楼,城墙有马面。在古城遗址西北角、西南角、南门处,均发现冶炼和窑址痕迹。古城遗址文化层厚约1.5米,地表遗物较少,考古人员在古城内发现罐、碗、陶、瓮、铁器等。

  有考古专家认为,“六胡州”中鲁州、丽州的治城分别为鄂托克前旗的查干巴拉嘎苏古城、巴郎庙古城,含州、依州、契州的治城分别为鄂托克旗的哈达图古城、敖伦淖尔古城和乌审旗的呼和淖尔古城。兰池都督府治城为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的巴格陶利古城。各州城在空间上联系十分紧密,大有一呼百应之势。毛乌素沙地牧民中至今流传着 “‘驴头太子’驻扎于此”“各城池之间击鼓传信”的传说。

  从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向东南行约22公里,便看到被新月形沙丘包围的查干巴拉嘎苏古城遗址。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710米,南北约370米。城墙由夯土筑成,城门有瓮城,城墙有马面。表土层下有1米厚的文化层。当地人称此城为“五湖城”,可见古城周围至少有5个湖泊。古城城墙因被沙埋而保存较好,墙基宽约4米,城墙残高1-5米,夯层厚约10厘米。城墙夯窝清晰可见,夯窝直径约8厘米。城内有青灰色夯土台基,其上瓦砾遍布,其中青色残砖宽约18厘米、厚6厘米。板瓦有青、灰等色,宽约20厘米,厚约2厘米。筒瓦有子母口,厚1.5-2厘米。城中曾出土铁锅、秤砣、陶罐等。考古人员从附近牧户中收集到宋代“皇宋通宝”2枚。从查干巴拉嘎苏古城出土文物、散落的砖瓦,以及附近墓葬形制分析,古城为唐代所筑,并沿用至西夏。城址90%以上被流动沙丘覆盖,沙丘高约5-10米,但其轮廓在卫星影像上仍依稀可辨。

  沿毛乌素沙地上的乡道,驱车至位于鄂托克前旗巴郎庙村的巴郎庙古城遗址,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535米,南北518米。四面城墙均有宽约10米的缺口,为门阙所在。城墙残高1.7-2.0米,夯层厚度10-12厘米。在西墙的缺口两侧,均有隆起的土丘,左右对峙,应为城门上的阙楼建筑遗存。古城内也有大小隆起于地面的土丘,应是房舍等建筑遗存。北墙西端的方形土台基上散落着瓦砾。古城出土了螺旋纹陶盆残片等,属唐代遗存。古城内生长着沙蒿、沙柳、芨芨草等。

  毛乌素沙地的唐代古城分布较集中,总数不少于15座。从空间分布上看,这些古城的位置均偏于毛乌素沙地的西南部。“六胡州”和宥州古城遗址,或选于卑湿滩地及其边缘,或建于高亢梁地的背风之处。“六胡州”所在之地属半农半牧地带,既是多民族交融地域,又是唐朝的边疆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六胡州”在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建州时约有3万人,唐开元九年(公元721 年)约有10万人,开元末约有8万人。出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原因,唐后期该地区粟特人迁徙。“六胡州”古城址在西夏时期得到普遍使用,甚至在明清时有的还被重新修复。“六胡州”的置废变迁,是唐前期关内道北部,乃至整个北方边疆军政形势起伏变化历程之缩影。  

  “六胡州”这一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存在时间不长并经多次撤并,但却作为一个地域符号而保留下来。“六胡州”的位置和城址的进一步确定,对于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六胡州”古城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风沙掩埋、风雨侵蚀,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视界
   第07版:收藏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公益广告
茫茫沙地广 渐远古州城
远古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