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乌兰牧骑精神薪火相传

◎张瑞坤
  乌兰牧骑,是活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小型文艺演出团体,“乌兰牧骑”中,“乌兰”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牧骑”是树枝上的嫩芽,直译为汉语,为“红色的嫩芽”。乌兰牧骑即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57年6月17年,草原上第一支乌兰牧骑——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诞生。今天,内蒙古各旗县都建立了自己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伍已经有75支、3000余人,被誉为“草原轻骑兵”。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希望“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针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60多年来,风雨兼程、走遍草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60多年来,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乌兰牧骑创造的宝贵经验值得珍惜和弘扬。

  一、明确方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文艺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马克思从生产实践的角度出发阐明人与对象世界的审美关系:“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就曾提出,文艺创作者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能得到正确而妥善的解决,革命文艺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957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结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工作会议精神和内蒙古党委政府的要求,做出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进行基层文化工作试点的决定。1958年1月10日,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哈丰阿签批《乌兰牧骑试点计划》和《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条例规定乌兰牧骑的性质和任务,明确乌兰牧骑是政府为开展牧区的民族的群众文化工作、活跃民族的群众文化生活而设立的综合性的基层文化事业机构。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乌兰牧骑作为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小型文艺演出团体,从1957年6月17日诞生至今,迎风雪、顶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每年都把千余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送到农牧民的家门口,所到之处,演员和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欢乐。那达慕大会,乌兰牧骑为各民族群众演出;蒙古包旁,乌兰牧骑向牧民讲解图片展览;文化站内,乌兰牧骑培训少儿民间乐队;打草场上,乌兰牧骑参加打草劳动。人民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乌兰牧骑以实际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这一本质。

  二、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

  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文艺舞台的主角,把人民群众当作文艺创作的主要表现对象,是革命文艺的一项基本任务,这是由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科学世界观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是历史的主宰,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1965年,乌兰牧骑开展了全国巡回演出,6月13日到达福州、6月22日到达厦门、6月30日到达南昌、7月1日到达江西、7月10日到达井冈山、7月23日到达杭州、8月3日到达上海、8月25日到达南京、9月6日到达合肥、9月28日到达济南、11月12到达太原、11月21日到达西安……3支乌兰牧骑代表队深入基层,服务百姓,巡回演出走遍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历时7个半月,总行程10多万公里,演出600多场,宣讲30多场,为各族人民群众送去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文化交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和国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同时提出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并将其付之于实践,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截至到198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几乎涵盖内蒙古农牧区的全部旗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牧区的接待条件发生很大变化,逐渐富裕起来的农牧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也有所增加,针对这一现状,乌兰牧骑在为农牧民进行演出中从实际出发,提出要做到 “四个不分”的要求,不分生活好坏,以苦为荣;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不分场地条件,见缝插针;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真正做到了把千难万难留给自己,把文艺送给人民群众。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进入新时代,农牧区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道路,农牧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农牧民新人新事新风尚、农牧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成为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生活源泉。今天,内蒙古大草原上每个苏木、每个嘎查、每座蒙古包都能听到乌兰牧骑的歌声,都能看到乌兰牧骑队员在翩翩起舞。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成为乌兰牧骑最突出的思想艺术特质。乌兰牧骑创作推出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地区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舞蹈作品有《顶碗舞》《筷子舞》《鄂尔多斯婚礼》《永远的乌兰牧骑》等,音乐作品有《草原儿女爱延安》《牧民歌唱共产党》等,民族曲艺作品有《牧马人》《腾飞的骏马》《团结之歌》等,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了丰富而健康的精神食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好多作品连续获得奖励,2012年6月,情景舞蹈《永远的乌兰牧骑》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8年《我的乌兰牧骑》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60多年来,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乌兰牧骑的方向没有变、宗旨没有变、精神没有变,始终扎根草原、面向基层,把服务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石。真实性是文艺的固有属性之一,是指文艺作品运用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本质所达到的正确程度。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他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生活虽然是文艺的惟一源泉,但是它毕竟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需要文艺家树立先进的世界观、审美观,正确地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努力创造出符合历史前进和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优秀作品。

  1952年底,内蒙古经济恢复基本完成。1954年,全国重点工程包头钢铁公司开始建设。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推进文化建设便是当务之急,时任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的乌兰夫同志,在基层检查工作时发现,农牧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广大农牧民,长期听不到广播,听不到党的声音,看不到图书、电影和文艺演出的问题。乌兰夫同志在北京开会期间给周恩来总理讲到这种状况,周总理建议,从内蒙古的实现出发,积极探索适应广大农牧区流动生活的文化活动方式。1956年内蒙古文化局在达茂旗、正镶白旗、苏尼特右旗等地对文化馆、文化站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彻底调研,发现偏远的农牧区还存在文化极端匮乏现状。后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结合农牧区的生活状况和文化需求,探索出一种组织精干、装备轻便、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服务的小型综合性的文化工作队。1957年6月2日,内蒙古文化局派出以内蒙古群艺馆馆长于纯斋为组长的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组,进驻苏尼特右旗,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正式成立。1964年11月26日,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观摩会在北京开幕,内蒙古乌兰牧骑代表队全程参加观摩会,其演出获得成功,产生轰动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乌兰牧骑新的时代意义,乌兰牧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坚持面向基层,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乌兰牧骑主要承担着宣传、创作、演出、辅导、服务、创新等职能。乌兰牧骑不仅为农牧区人民服务,还积极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1979年,乌兰牧骑开始走出国门,先后在欧美及亚洲其他国家访问演出,时至今日,乌兰牧骑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巡演,把长调、马头琴等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60多年的风雨兼程、60多年的持之以恒、60多年的基层实践,乌兰牧骑创造的宝贵经验值得珍惜和弘扬。乌兰牧骑的创建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同内蒙古地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创举。60多年来,乌兰牧骑的足迹遍布内蒙古农村牧区,累计行程13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6万多场次,观众达2.6亿多人次。相继创作13000多个节目,其中2000多个节目在自治区和盟市获奖,130多个节目在全国获奖。

  迈进新时代,为了让乌兰牧骑这面旗帜永远在草原上高高飘扬,乌兰牧骑队员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无愧时代的优秀作品,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努力奋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张瑞坤
~~~——《邮票上的内蒙古》序
~~~◎周慧虹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国际新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让乌兰牧骑精神薪火相传
方寸艺苑中的内蒙古故事
抗疫中的诗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