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念如炬照亮征程

——论内蒙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满洲里站。 本报记者 怀特乌勒斯 摄
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 (资料图片)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演出《一支轻骑兵从这里出发》。 本报记者 王磊 摄
行走在大漠夕阳下的驼背宣讲团。本报记者 马建荃 摄
  塞北屏

  (一)在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总有一种力量与时俱进、历久弥坚。

  1947年,风雨如磐,真理的星星之火划破漫漫长夜。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全国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庄严宣告成立。

  2020年,沧桑巨变,前所未有的光明图景在北疆大地铺陈开来。在占全国陆域面积近1/8的大地上,内蒙古描绘出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小康的发展轨迹。

  用几十年时间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篇章,内蒙古为什么行?在诸多风险挑战中一路披荆斩棘,内蒙古为什么能?  

  群雁高飞,离不开头雁的引领;千舟竞渡,需要旗舰的领航。解读内蒙古不平凡的岁月,多少个重大工程,发轫于党中央在内蒙古的决策部署;多少次发展布局,归根于党中央在内蒙古的战略抉择;多少回开拓跨越,依靠的是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指示指引。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哟,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熟悉的旋律,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区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听党话、坚定坚决跟党走,推动了自治区各项事业与时俱进、跨越发展,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美篇章,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二)拉近时间的镜头,追寻历史的轨迹,内蒙古翻天覆地巨变所蕴藏的内在逻辑和深刻启示会更加清晰。

  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内蒙古各族人民在面临跟谁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历史抉择关头,毅然决然选择了跟党走,开启了内蒙古发展的新纪元,创造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范例。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区域自治的旗帜,阔步走上了创造内蒙古新历史的康庄大道。从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到团结和谐、万众一心,风雷激荡的发展历程证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我们才能踏平坎坷成大道、风雨无阻向前行。

  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土地改革运动让农牧民翻身做了主人,“三不两利”政策使内蒙古草原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包头工业基地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为内蒙古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打下坚实基础。在党中央的关心和重视下,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百业兴旺、欣欣向荣,如火如荼的发展历程证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我们才有方向、有底气、有力量把内蒙古的事情办好。

  波澜壮阔的改革岁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进,让农村牧区焕发出勃勃生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促进内蒙古经济由农牧业主导型到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创新创业创造的澎湃动能,点亮成千上万奋斗者追梦路上的璀璨灯火……全区各族人民紧跟党的步伐,埋头苦干、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从此,内蒙古驶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从封闭落后、温饱不足到开放进步、美丽富饶,一路向前的发展历程证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我们才能拥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历史的细节,时常内有乾坤。透过现象追根溯源,一切正如乌兰夫同志所指出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草原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事业风雨无阻、一往无前。

  (三)草原上的谚语说:看准北斗星,就不会迷失方向。昂首阔步踏上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如同灯塔,指引内蒙古号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高度重视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多次到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多次就事关我区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作出指示批示。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等地考察指导工作,深情寄予我区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殷切期望,提出“四个着力”的工作要求。

  2017年8月,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欣然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  

  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全票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连续两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先后对我区提出“三个扎实”,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殷切嘱托。

  2019年7月,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在内蒙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内蒙古考察工作,这是内蒙古改革发展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殷殷期盼,言犹在耳;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如浩荡东风吹拂千里草原,为加快现代化内蒙古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为做好新时代内蒙古工作注入了奋斗激情和强大动力。

  我们深知,只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在内蒙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深知,只有用心体悟总书记对内蒙古的知之深、爱之切,自觉把期望嘱托作为前进指引,把关怀厚爱化为拼搏动力,才能汇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不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我们深知,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才能让新时代内蒙古各项事业不断开拓新天地、迈上新台阶。

  (四)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今日之内蒙古,接续昨日的荣光,处处澎湃着党引路指向、凝心聚力的深厚力量,处处展现出繁荣昌盛、朝气蓬勃的美好景象。

  这是一个发展的内蒙古。2019年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72万亿元和6.78万元;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外送煤炭和电力居全国首位,乳肉绒粮、煤电油气、稀土石墨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内蒙古转思路、调结构、促改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不断涌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这是一个幸福的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多项民生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事业长足进步;31个国贫旗县、26个区贫旗县全部摘帽……全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是一个开放的内蒙古。18个口岸承担着中俄之间65%的陆路过货量、中蒙之间95%的过货量;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与俄罗斯、蒙古国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内蒙古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敞开大门谋发展,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这是一个绿色的内蒙古。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全球典范;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这是一个多彩的内蒙古。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乌兰牧骑,抒人民情怀、演人民生活、聚人民力量;长调民歌、《格萨(斯)尔》、呼麦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夺目;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城乡……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草原文化传承创新,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枝繁叶茂。

  这是一个团结的内蒙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和丰富民族工作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心中……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有网站曾刊登过一组内蒙古人表情的老照片:解放之前的迷茫,自治区成立之初的激情,改革开放时期的兴奋……方寸之间,最让人感动的,是今天草原儿女脸上那开心自信的笑容。这样的表情变化,折射的是内蒙古几十年来的沧桑巨变,反映的是草原人民精神上的历史性进步。

  成就巨变的,是那些永远不曾改变的。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始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只争朝夕、努力奋斗,就能把我们已经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要看到,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地区生产总值和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要看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要看到,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现代化内蒙古建设迈上新台阶,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行路上,还需咬定青山不放松,瞄准方向用足力。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实现奋斗目标,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致力非凡事业,必须始终展示起而行之的作为,以奋斗创造幸福,以实干成就梦想,以担当开创未来。

  新时代砥砺奋进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每一名草原儿女应当自觉融入激荡人心的时代潮流,发扬奋斗精神,强化实干精神,振奋担当精神,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知难而进、向难求成,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中不断展现新作为,用踏踏实实的奉献、实实在在的成果,共同开启现代化内蒙古建设的崭新征程。

  (六)大道之行,一以贯之;信念如炬,照亮前程。

  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战胜了雪灾、洪灾、非典等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应对未来的任何挑战。

  风劲潮涌扬帆起,逐浪涛头再出发。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正式开启。这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必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为未来注入更多的“信心之力”。

  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一定会以初心所向担当使命,以民心所聚只争朝夕,以决心所下砥砺前行,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辉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论内蒙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观察·兴安
   第08版:地方盟市
   第09版:文艺评论
   第10版:首府观察
   第12版:文化
信念如炬照亮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