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

  本报乌海5月20日电  (记者  郝飚)初夏的乌海绿树成荫,生机无限。驱车行驶在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的农区大地,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崭新的农舍齐整地随着马路一字排开,道路两旁,一盏盏路灯和绿化带顺着马路伸向远方。

  “现在村里不仅有了水泥路、统一规划了新农居,还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同时,镇里引进了专业的环卫公司负责村里环境卫生,昔日的农区正逐渐向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社区转变。”王元地村第一书记孔威说。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村里还持续在户厕改造上下功夫,加快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施工进度,让排污、入厕不出户惠及每位村民。

  村里的环境在慢慢变好,村民的素质也有了很大提升,以往打牌、喝酒、乱扔垃圾的现象已不多见,农闲时人们更多地是参加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村里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每周都会对村内垃圾进行义务清扫,并依法依规开展规民约的修订工作,用硬制度对农区居民不文明行为进行规范。现在村民们都自觉养成了爱护村内环境的习惯。凭借优美的乡村环境,王元地村这两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成了乌海市乡村旅游示范点。

  王元地村的变迁是乌海市持续聚力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乌海市着眼美丽乡村建设,在推动农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同时,从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入手,通过加快村规民约的修订,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落实志愿服务等措施,大力提倡农区文明新风。如今在乌海市农区大地,乡村美景与文明乡风相得益彰,一个个特色鲜明、村貌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正逐步形成。

  这些年,乌海市通过开展“星级文明农户”“脱贫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着力培育乡贤文化,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依托乌兰牧骑、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普遍开展科技下乡、法治下乡、文化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农区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及法治观念。乌海市宣传文化部门通过举办“树立文明乡风 助力脱贫攻坚 推动乡村振兴”现场经验交流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宣讲等活动,讲述扶贫政策、奋斗故事、致富经验,帮助困难群众消除精神贫困。该市不断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大力推进农区移风易俗。通过村民讨论表决、集体评议等方式,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在农区居民中间大力弘扬孝老爱亲、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

  此外,乌海市出台《乌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违法行为处罚规定》,制定实施《乡风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同时搭建乌海市统一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行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便民(行政)服务网络全覆盖,将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使农区居民切身体会到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人居环境日益提升的幸福感、获得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观察·兴安
   第08版:地方盟市
   第09版:文艺评论
   第10版:首府观察
   第12版:文化
赤峰:下足“绣花”功夫 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国内首台驰影方舱磁共振诊疗仪 在包钢三医院开机
鄂尔多斯市首个扶贫车间投入运营
阿拉善盟又一 众创空间跻身国家级
数字设备提升幸福指数
阿拉善盟签订首个“云签约”项目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4000列
甘其毛都口岸 煤炭运输“散改集” 一举多得
公筷公勺上餐桌
乌海: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