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突泉县:垃圾分类让生活更美好

  □本报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早上8点多,兴安盟突泉县水泉镇合发村的候旭芬打开家门,轻车熟路地将两袋垃圾分别倒进门口的两个垃圾桶。垃圾桶分两个颜色,绿色的一边标着“可燃垃圾”,灰色的一边标着“不可燃垃圾”。没过一会儿,便有一辆垃圾清运车停在侯旭芬家门口,工作人员将两类垃圾分别倒进车里,再沿着固定路线去往下一家。

  “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两个垃圾箱,村里教我们如何把垃圾分为‘可燃烧’和‘不可燃烧’类,通俗易懂,定期都有人上门来收集。”侯旭芬说,自从有了垃圾分类箱,垃圾到处丢、柴禾到处堆、沿路是牛粪、污水四处流的现象不见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干净清新了。

  去年以来,突泉县对标新时尚,探索新模式,全力做好城乡垃圾分类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按照“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分区而治、梯次提升”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管理体系,探索出了“可燃垃圾裂解烧掉、不可燃垃圾平坑垫道、易腐垃圾堆沤肥料、可回收垃圾给钱卖掉和有害垃圾公司全要”的五分法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实现了城乡垃圾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提升了全县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

  “垃圾分类不只是又多了几个垃圾桶而已,而是逐渐改变人们的习惯,培育起文明生活方式,否则老百姓认识上不去,环境卫生就不能长久保持。”突泉县六户镇巨兴村党总支书记隋占山说。

  稳定的资金注入是做好农村垃圾分类治理长效运行的基础,突泉县探索了“政府投、集体补、群众缴、社会帮”的农村垃圾资金保障机制。据悉,目前从农村垃圾分类人员工资保险、车辆燃油维修等运行费用现状看,全县每年投入在1160万元左右,实现了可承受、可持续,让全县群众都能共享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同时,突泉县健全奖补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积分争星”管理,各村每月组织开展农户评比,并给予奖励,营造人人讲卫生、户户争先进良好氛围。随着垃圾分类处理机制运行的不断深入,老百姓对于垃圾分类理解进一步提高,“人人讲卫生、户户爱整洁”的文明之风正在突泉大地上蔚然成风。

  垃圾被称为“放错位置的资源”。突泉县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型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也带动了一大批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内蒙古三阳牧业有限公司集微生物菌剂研发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于一体的秸秆粪污生物处理和利用20万吨项目,■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让机器“吃”进秸秆粪污,“吐”出有机肥料,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处理,加快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购买或用有机肥置换的方式,从村里回收秸秆、羊粪等原材料,将其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屯秸秆露天焚烧废弃、粪便污染等问题,同时为村民提供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使农业提质增效。”内蒙古三阳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包宝山介绍说,公司正打算在全县范围内建立100个村屯田间地头秸秆粪肥腐熟点,打造“种植、养殖、加工、废弃物产业化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

  与内蒙古三阳牧业公司回收的可资源化处理垃圾不同,兴安盟日昇物资回收公司推进的是有害垃圾的处理。“设置了废电池储存间和废机油储存间,主要对这两种有害物品进行回收。”兴安盟日昇物资回收公司突泉分公司负责人杨林说,公司每15天要在全县范围回收一次,并将回收上来的有害物品运送至专业厂家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分类,贵在坚持。为建立长效机制,让村民养成自觉、主动分类垃圾的好习惯,突泉县还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明确门前四包、公共区域巡察等管护机制,努力实现人人都是环保员、户户都有责任田、街街都有党员管、村村都有管护队的目标。

  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行行树木碧绿青翠,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他们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中,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夏季的突泉县乡村,处处洋溢着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勃勃生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 “非遗”足迹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听取自治区党委常委带头抓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汇报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研讨交流
突泉县:垃圾分类让生活更美好
呼和浩特 2万多名学生 参加中考体测
通报我区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小江南”诺敏镇的脱贫路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