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小江南”美誉的诺敏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猎区乡镇。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74人,接近全旗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是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乡镇。
在脱贫攻坚战中,诺敏镇精准施策,把扶志与扶智结合起来,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全面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目前,全镇贫困发生率降至0.079%。
占春发是东新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靠租地种植大豆、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种地遇上灾年,几年下来欠下20多万元债务。
诺敏镇和东新发村两委为占春发提供了5万元贴息贷款发展肉羊养殖,让他享受了每年3000元的“菜单式”扶贫补贴政策,还让他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每年岗位工资1万元。
如今,20只基础母羊已经发展到200多只,占春发一家人还清了债务脱了贫,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日子。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今后更要好好干!”38岁的占春发抱着自家的小羊羔,笑得合不拢嘴。
“占春发既能吃苦又能干,只要拉一把、帮一下,就能彻底改变他的家庭生活面貌。”东新发村支书韩井霞说,现在他已经是村里乃至全镇的脱贫致富典型啦。
诺敏镇地理位置处于第四五积温带交汇处,森林覆盖率74.6%,发展中草药、滑子菇、黑木耳、牛羊、山果等生态种养殖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诺敏镇产业、就业双管齐下,增效、增收两轮驱动,群众致富路子宽了,“钱袋子”鼓了。
20年前,刘凤义揣着22元钱来到诺敏镇投奔亲戚,靠打零工生活,是村里出了名的特困户。为了摆脱贫困,他利用当地野生的山梨树,嫁接出了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北极冰梨”。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政策扶持,现在“北极冰梨”的规模达到45亩。
刘凤义感慨,村里帮着协调贴息贷款买了农用车,驻村工作队又帮着卖梨,这才让他脱了贫。今后,要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发家致富。
“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诺敏镇振兴农村经济的法宝,为发展现代农业、助力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能。
镇里蔬菜基地的龙头企业去年签订单543.3亩,支付定金3.8万元,其中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基地全年劳务支出300万元,年带动务工2万人次。
“今年2亩地种豆角就能比往年种黄豆收入高出10倍。”卧罗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永章说,“今年豆角成熟一亩地纯收入2000元,‘菜单式’扶贫政策补贴300元,遇到这么好的事儿一定好好干。”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村党支部书记刘继喜介绍,卧罗迪村依托诺敏镇蔬菜产业基地,鼓励贫困户利用屋前院后参与订单农业。龙头企业为种植户免费提供种子、有机肥、技术指导并提前发放回收保证金,蔬菜成熟后企业回收,种植户只负责管理现场就行。
诺敏镇抢抓“京蒙扶贫”协作政策机遇,依托林下资源优势,把特色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
近两年,随着北京市西城区帮扶资金注入,诺敏镇黑木耳菌包生产厂孕育而生。2019年,依托黑木耳种植基地,全镇71户贫困户积极承包经营,采摘干木耳6.5万斤,户均增收3000元。
据统计,2019年,龙头企业累计带动务工5600余人次,共支付工资56万余元。其中带动贫困户17户,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
诺敏镇的目标是,三五年内建成集食用菌优质高产培育、种苗引进繁育、现代物流和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推动种植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增产增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老百姓奋斗奔向新生活的起点。当前要搞好产业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百姓收入,促进全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镇党委书记孙悦说,下一步,诺敏镇将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落实“四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