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打工赚钱,还能兼顾家庭生产,这种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的形式,是鄂托克前旗推进就业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刚喂完家里的羊,脱贫户李怀海便骑着三轮车赶往敖镇三段地村的牲畜交易市场附近,这片区域的卫生由他来负责打扫。2018年以来,敖镇为每一位脱贫户提供公益性岗位,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自愿报名,负责各个区域的环境卫生,李怀海就是其中一位。“政府提供就业岗位,我们当然愿意干,一个月能挣1760元,也是一笔固定的收入。”李怀海一边清扫着垃圾一边笑着说。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连着脱贫攻坚。鄂托克前旗本着“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原则,以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找准“症结”、开对“药方”、拔掉“穷根”,一项项就业扶贫举措落地生根,公益性岗位让贫困群众变身“工薪族”,产业扶贫资金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主创业,集体经济壮大为贫困劳动力搭起就业桥梁……家门口的就业扶贫政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铺就了平坦的脱贫致富路。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鄂托克前旗加强就业扶贫力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2018年至今,为218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提供公益性岗位,将原补贴标准880元调整至1760元,每人每年增收1.05万元,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和“一人脱贫,全家致富”的愿望。
就业惠民生,创业促发展,如何更好地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鄂托克前旗着力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能力,在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充分就业的同时,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上海庙镇水泉子村村民折桂珍家的烩菜馆就开在公路边,一到饭点儿,烩菜馆里就满是前来就餐的人,店主折桂珍在厨房里忙碌不停,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烩菜散发着她成功脱贫的好滋味。2017年,折桂珍家因丈夫患病,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为她提供了2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并帮助她承包了烩菜馆,扶贫政策的一缕阳光驱散了笼罩在折桂珍家的阴霾。“我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店里一天纯收入200多元,照这样经营下去,我就能把日子过好。”折桂珍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让贫困群众借力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把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是鄂托克前旗在脱贫路上真抓实干的民生情怀。鄂托克前旗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等帮扶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精准就业,让贫困群众端稳了就业“饭碗”,在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得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