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和浩特:不摘责任不松劲 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采收雪菊。
大窑村生产的金丝黄菊产品。
武川县助推燕麦、莜面成为该县品牌产业。
村民正在厂房加工扫帚。
村民通过种植红辣椒找到了致富新路子。
野马图村种植合作社的樱桃种植大棚。
清水河县清康种养殖合作社养猪基地。
武川县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本地农特产品。
  □本报记者 郑学良  融媒体记者 刘斌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阿拉腾 杨彩霞

  一个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一个个扶贫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笑容洋溢在贫困群众的脸上……时下,呼和浩特市的山川田野间,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正催人奋进。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时光在不负韶华中镌刻,岁月在脱贫攻坚中闪光。回首去岁,尽管形势复杂、挑战严峻,但呼和浩特市只争朝夕、加压奋进,以“耽误不起”的责任感“懈怠不得”的紧迫感,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硬任务,为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下联动

  吹响合力攻坚“冲锋号”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总攻决战就是号令,只能打赢打好,决不能有半点犹豫和丝毫懈怠。

  对此,呼和浩特市高位落实扶贫主责,市级统筹推进,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反馈意见,紧紧围绕聚焦提高政治站位、责任压力传导、强化监督保障、提升脱贫质量和巩固脱贫成果“五个聚焦”下功夫,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问题,呼和浩特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8次、脱贫攻坚专题会议7次、领导小组会议6次,市政府“双周调度会”6次,听取市级包联领导、各旗县区和相关部门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扎实推动整改落实。成立了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旬进展、月总结、阶段性报告”制度,有力推动了全市整改工作稳步推进。

  呼和浩特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35名市级包联领导深入包联乡镇暗访调研,现场办公、一线推动,督促督导包联地区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立足各自职责,认真对标对表,主动认领、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构筑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整改工作格局。

  精准、精准、再精准。为了进一步用好“绣花”针,练好“绣花”功,呼和浩特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抓整改。结合全面摸底大排查,立足“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统筹组织自治区脱贫攻坚全面排查、全市“机账实档”倒排查,建立“包片督查督办、旗县互检互查、考核评估验收”工作机制,重点对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进行全面摸排,建立清单,销号管理。结合领导干部“大走访”,推动整改落实。开展了30位市级领导、103个行政事业部门和300余家企业和万余名干部常态化开展“下听访”和“与贫困群众谈一次心、理一遍帮扶措施、核一遍基础数据、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五个一”活动,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脱贫攻坚“大考核”,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地区、部门和乡镇、村领导班子及相关干部进行约谈、调整、问责,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提升了担当意识。

  领导苦抓、部门苦帮、干部苦干,从市一级到区县到乡村,看得见的是上下苦干,是思想的深刻转变;扶贫工作紧锣密鼓,贫困户的命运被改写……

  在武川县耗赖山乡大豆铺村的菌业种植基地里,一栋栋温室大棚里整齐地码放着粗壮的食用菌培育菌棒,脱贫户郝三换正在大棚里采收香菇。“我们来这食用菌基地打工,每月可以拿到3600多元,加上种地的收入,我们一家的年收入能达到4万块钱,如今我们家再也不用四处借钱了。”

  前两年,郝三换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本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但是孩子上学的开销大,家里一年种地收入的一两万元也不够全家的支出。郝三换不得不到处借钱给孩子筹学费、生活费。

  “那时候难,向别人开口借钱时,心里很难受,常常背着孩子偷偷地哭。”郝三换谈起过往时说道。

  2016年,呼和浩特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在大豆铺村建了生产基地,村里的扶贫干部介绍郝三换去厂里打工,从那时起,她就成了呼和浩特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季节工。“咱们农民最不怕受累了,现在只要肯卖力气,就受不了穷,日子一定一天比一天好!”已经50岁的郝三换还想在食用菌基地多干几年,彻底改变全家的生活水平。

  扶贫产业

  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仲夏时节,奔走于呼和浩特这片土地上,只见干群一心,合力向前,筑起跨越山间鸿沟的致富桥梁。摊开脱贫攻坚画卷,一个个扶贫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贫困村越来越美,一张张脸庞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望来路,呼和浩特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经过2019年的努力,呼和浩特脱贫攻坚硬性指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1 个国贫县和 1 个区贫县全部“摘帽”,67个自治区级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目前,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呼和浩特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6487户,56474人,其中已脱贫享受政策 13696户,26940人,已脱贫不享受政策 12791户,29534人。识别边缘户53户,118人,不稳定脱贫户28户,60人。新识别边缘户13户34人,不稳定脱贫户23户48人。

  如今,放眼青城大地,响鼓劲催、旌旗如画。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水泉村的杭白菊种植基地里机器轰鸣。正在驾驶农机的村民常兰文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我在这儿有三亩地,以前靠种玉米,一年一亩的收入连300元都不到,如今,有了这杭白菊基地,每年我能得到1500元的分红,加上在这里打工挣的钱,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美!”

  这几天,清水河县宏河镇元子湾村段兰窑自然村的精准扶贫户王占文一直闲不住,不时跑到扶贫林果基地里忙活,对他来说,家门口的这片林果基地,就是他家的“摇钱树”。

  “经济林3年挂果,就有收益了。以海红果树为例,初挂每株单产5—10公斤,中挂30—50公斤,盛果期100—200公斤。按现行市场每公斤海红果5元计算,达到正常生产期,每亩海红果树年收入可达6000—10000元,进入盛果期每亩年均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 说起这些王占文笑得合不拢嘴。

  走进土左旗塔布赛乡口肯板村的脱贫户杨雨兵家的香瓜大棚,夫妇俩不时在香瓜苗间来回穿梭,浇水、剪苗,忙得不亦乐乎。“最近正是卖香瓜苗的季节,我的香瓜苗卖得特别好,附近村的村民也都来买。去年销售香瓜苗的收入就达到了一万多元,今年也不会差。”杨雨兵说。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产业扶贫并非一朝一夕,必须持续发力。

  为真正抓好产业扶贫,呼和浩特市注重选好项目、落实政策、解决销路、完善机制、稳步提高贫困人口经营性收入。构建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支持和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为农户提升收益,带动贫困户脱贫。通过建立农村合作社的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注重压实旗县区、乡镇两级党委书记和村两委班子责任,实施目标管理,签订责任状和承诺书,确保集体经济增收效益。庭院经济是贫困户的小钱包和增收致富的好渠道,投入小、见效快,劳动强度低,符合农村家庭特点和实际。呼和浩特市鼓励各旗县区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加大对发展庭院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项目资金整合、财政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推动农户稳定脱贫、勤劳致富。

  为了强化产业带动,呼和浩特市结合产业资金“大整合”,统筹使用中央、自治区、市三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围绕产业发展、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以及解决当前脱贫攻坚中最急需、最薄弱环节问题等方面,对资金项目进行统一谋划、统一整合、统一调度、统一安排。截至目前,共整合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4.67亿元。

  攻城拔寨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摆脱贫困,冀以小康,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

  “原来家里的土坯房住了多年,一到下雨天,村干部就劝我们出去住,为啥?怕房子塌了呗!”武川县耗赖山乡大沙窝行政村毛黑沟自然村村民赵有福说起话来嗓门洪亮,“还是党的政策好哇,免费给我盖了大瓦房,不仅房子亮堂了,这心里呀更亮堂!”

  走进清水河窑沟乡朝天壕村脱贫户郝秀英的家,院子干净整洁,菜苗刚浇灌后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屋子前面几个孩子正在用洗衣机洗衣服。“以前我们吃水用水,就靠存雨水,所以那时候就担心不下雨,现在我们村也有了自来水,干净又卫生,日子越来越好了!”郝秀英高兴地说。

  一个个“实招”换来一张张笑脸。

  清水河县贫困户张锁珍从缺水缺路自然条件恶劣的小山沟搬到了有水有电有养殖设施的移民村,从土窑洞搬进了大瓦房,受益于易地搬迁扶贫政策;武川县贫困户李素平在村里食用菌产业基地打工,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从入不敷出到年收入2万多元,受益于产业扶贫政策……在脱贫攻坚战中,呼和浩特市正在让一个个脱贫家庭、一个个脱贫群众获得幸福感。

  呼和浩特市扶贫办公室主任李晓燕介绍,为全面实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呼和浩特市确定清水河县为市级“样板”示范县,选定打造15个“样板”乡镇、104个“样板”村,在全市开展脱贫攻坚县乡村三级“示范”创建工作,明确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十项清零达标”等10个100%的标准要求,确保所有短板全部补齐、基础进一步夯实。

  脱贫攻坚不是当地党委、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党、全社会的“大合唱”。为了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呼和浩特市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2020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行动方案》等30多项制度性文件,进一步织密织牢脱贫攻坚政策保障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组团式社会包联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副厅以上领导干部,103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18家军警部队、242家社会企业的社会组团式帮扶责任。继续深入推进“百企联百村”“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广泛动员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加强社会扶贫社团组织管理,建立帮需对接、“组团式”帮扶机制,推动扶贫社团组织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呼和浩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和高度,攻城拔寨,奏响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主旋律。

  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呼和浩特市坚持现行标准,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动态帮扶机制等制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启动呼和浩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综合调度指挥平台、“三农三牧”大数据信息监测中心,推行“防贫保”,运用保险行业市场化等手段,有效防止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继续保持攻坚态势,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同时,市政府还将制定出台资金项目与贫困户利益联动机制、项目实施评价机制,确保资金项目精准分配、高效使用,贫困户长期受益、稳定增收。

  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亮出“硬战术”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呼和浩特广大干群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轨、落实同步,驻村工作队冲锋在前,驻村干部扎根一线,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慷慨解囊,贫困群众自强不息、勇战逆境,为实现脱贫目标大干、实干、快干……

  “这次为我们驻村干部准备的工作包,真的太及时、太贴心了!平时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很难集中时间学习,这回可以通过“听”来学,把碎片化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觉得驻村生活更充实了!”

  “有了工作包,每天早晨起来可以学习政策标准、应知应会,晚上回来整理材料、撰写日志,业余时间还可以读扶贫方面的书,听录制好的音频资料。工作中需要的文件、贫困户的详细信息随时随地都能查得到,真的很实用、很方便,我们一定好好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两名派驻清水河县的驻村干部如是说。

  驻村干部口中的工作包,是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为全市2000余名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量身定制的“12+N暖心工作包”。工作包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注重实效,通过听、读、写,让驻村干部再次学习充电,推动全市驻村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学习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相关政策要求和必备知识,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工作包里有《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摆脱贫困》,以及脱贫攻坚务实手册、驻村工作队工作手册、工作图书、音频等资料。

  在武川县上秃亥乡上秃亥行政村的脱贫攻坚作战室里,有一面特殊的墙壁,上面不仅有本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还有一些特别的图标。这些图标像一面面会说话的旗帜,对孝亲敬老、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等先进典型用红榜进行表彰宣传,对坐、等、靠、要的反面典型,用黑榜进行曝光批评,借助社会大众舆论来影响村民摒弃陈规陋习。

  在示范户的影响下,村民高根宽认真学习扶贫政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了养羊贷款,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帮扶,他顺利脱贫。由于高根宽的主动上进,2019年他被村里评为政策知晓示范户。

  武川县上秃亥乡上秃亥行政村党支部副书记曹夺向记者介绍:“自从村里出台了生产奖补政策,我们按照评选程序,逐村到户召集村民积极参与到评选当中。2018年我们评选了3户正面示范户,两户反面示范户,2019年评选的4户全是正面示范户。”

  对评选的“脱贫引领标兵户”等10个类别的激励示范户,进行挂牌管理、物质奖励;对“消极等靠户”等10个方面的消极户,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深入家中讲解政策、说服教育、限期整改。这种“正反激励”模式,不仅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还形成了勤劳致富光荣、消极懒惰可耻的积极氛围。

  除了定制“12+N暖心工作包”、运用“正反激励”模式之外,呼和浩特市还在全区率先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人工智能辅助疗断项目,通过“人工智能辅疗系统”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截至目前,乡镇卫生院配备的“大三件”(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三件”(ECG、血球计数仪、尿沉渣分析仪),已与9家旗县区级医院的远程诊断中心完成网络对接,乡镇卫生院的诊查能力明显提升。此外,土左旗组建脱贫攻坚“尖刀班”,强化与17个脱贫攻坚推进组的沟通对接,统筹推进全旗各乡镇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清水河县创新开展扶贫扶志扶智行动,通过设立“奖励基金”,为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每人每季度提取100元基金奖扶,贫困人口子女按照享受奖扶人口数匹配认缴赡养资金,实现政府和子女孝扶共助,共同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今年,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战紧紧围绕严格落实“四不摘”“三不减”“一不降”总体要求和市委“底数清、政策清、目标清、责任清”的工作要求,咬定攻坚目标、坚持现行标准,挂牌督战重点工作,继续做好减贫工作,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强基础、补短板、建机制、转作风,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彻底解决影响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的各类问题,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健全贫困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有序过渡。全面完成收官之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在全区“走在前、作表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勠力同心,攻坚拔寨。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斗志。脱贫路上,呼和浩特广大干群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0年,呼和浩特脱贫攻坚战线将继续开足马力,精准发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府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小康图景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观察·包头
呼和浩特:不摘责任不松劲 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