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达斡尔族民居

达斡尔族民居。
  □文/图  本报记者  徐跃

  达斡尔族民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民居大多向南,房架以榫槽结合固定,形成“人”字形坡度很大的房脊,以抵御雨雪。屋顶斜面上每隔40厘米钉一根椽子,椽子上铺满柳条编的房笆,抹上厚厚的草泥。将码垛压平的成捆羊草用铡刀切齐两头,根部向外,与屋面形成一定角度,用专用的苫草拍板从屋檐的边沿自下而上向坡脊一层铺盖,苫草的厚度约有20厘米。

  两坡同时铺到坡脊后,用两把未经修剪的羊草,拧成中间有疙瘩,两端等长的人字形草把,从屋脊的一端开始罩盖两侧至另一端,形成龙脊背似的屋脊。最后,屋脊两侧以长木条覆压,防止大风吹开草顶。

  屋顶承重主要在梁柱,粗大立柱被隐蔽在墙内,柱子上架双层檩柁,檩柁上放正三角形房脊架。仓房多为木制阁楼,离地1米左右,通风干燥,宜于谷物贮藏。中间为厨房,锅台内侧接烘炕。两侧为居室,居室有“凹”形炕,开南窗、西窗。隔扇上多木雕或花纹,有满、汉文的福、禄、寿或八宝、吉祥如意等纹饰,这是达斡尔族传统建筑与满族建筑相结合的印证。

  达斡尔族的民居有很多讲究,必须把所有建房材料备齐后才能破土动工,立柱和上梁时要选择吉日,建房一般选择春天的农闲少雨季节进行。从达斡尔族民居的点点滴滴,能够反映出达斡尔族人的生活习性和民族特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景泰蓝掐丝工艺葫芦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脱贫攻坚
   第08版:收藏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公益广告
当葫芦遇到景泰蓝
达斡尔族民居
未来的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