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拉特中旗:

特色种养百花齐放 “一村一品”遍地开花

  □本报融媒体记者  韩继旺

  乌拉特中旗融媒体中心  梁震英

  夏日一大早,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楚鲁图村主任张凤岐如往常一般,来到巴宏塔种植基地,查看芦笋的长势。他轻轻扒开浮土,找到一个个正在悄然萌动的白嫩芦笋芽儿后,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笑意。

  “现在正是芦笋苗的生长期,有的已经长到1米多高了。到10月收割了芦笋苗,芦笋就会破土而出。”张凤岐说,“你可别小看这些芦笋,到了丰产期,它们1年平均亩产1000公斤,每亩收入大概1.5万元。这可是以后我们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村里贫困户们脱贫致富的希望。”楚鲁图村所属的石哈河镇是典型的丘陵干旱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农民种地靠天,收入少且没有保障。

  改变,源自村里打造的芦笋种植基地。2018年7月,石哈河镇捆绑20万元扶贫资金,对楚鲁图村38.5亩集体温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引进种植芦笋。第二年11月,楚鲁图村首批种植的芦笋迎来采摘期,也迎来丰收季。

  “38.5亩芦笋总产量约8000公斤,收入22.4万元。除去开支,村集体增加了5万元收入。在这5万元里,我们给村里的12户贫困户进行资产收益分红,每户800元。”张凤岐预计,今年产值至少翻一番。

  近年来,乌拉特中旗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基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乡一业”产业推进行动,集中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打响脱贫攻坚战。

  18个专项推进工作组和12个帮扶工作团精准施策,14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扎根基层,624名处科级领导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全旗上下齐心,拉开架势构建产业体系,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2016年至2019年,全旗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33亿元,在12个苏木镇场61个有贫困人口的嘎查村实施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加工业、光伏、电商、资产收益等产业扶贫项目201个,扶植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涉农涉牧专业合作社10个,培育扶贫产业园12个,形成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成为产业项目的参与者、受益者,彻底甩掉“穷帽子”。

  今年,乌拉特中旗组建了2个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组和8个产业专家组,向各苏木镇、嘎查村增派了产业发展指导员,并从全旗1025名贫困人口中遴选200人纳入全程免费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计划,开展贫困户、贫困嘎查村“点对点”技术指导,有力地保障了全旗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德岭山镇1800亩订单辣椒、1000亩订单红薯,石哈河镇420头肉驴,呼勒斯太苏木575亩红树莓,海流图镇156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乌加河镇的藏香猪,巴音乌兰苏木的蒙古马,甘其毛都镇的驼鸟……特色种养百花齐放、“一村一品”遍地开花。

  为拓宽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乌拉特中旗在传统销售体系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东风,助推当地农副产品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建成电商扶贫站点80个,覆盖11个贫困嘎查村。通过举办电商年货节、海流图镇品桃会、石哈河镇电商扶贫展销会、青创大赛与短视频比赛等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2018年以来,电商扶贫站点交易额突破3000万元,占全旗电商交易额的10%。

  如今,一个个扎根基层的特色产业成为助农增收新“引擎”。全旗87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2042户468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5174元增加到2019年的12604元,年均增长35.9%。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云上103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影像力
特色种养百花齐放 “一村一品”遍地开花
云闪
〖云吧〗
特色产业引进来 乡亲日子富起来
扎赉特旗:政策扶持做实产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