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震撼的音符

——顶级大咖云集青城“把脉”草原音乐
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冀晓青研讨会上发言。
著名作曲家乌兰托嘎研讨会上发言。
著名诗人、词作家克明“交流工坊”现场点评。
著名诗人、词作家阿古拉泰研讨会上发言。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版权处处长李钧研讨会上发言。
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歌唱家阿拉泰主持研讨会。
著名作曲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斯琴朝克图“交流工坊”现场点评。
额尔古纳乐队。
蓝野乐队。
奈热乐队“交流工坊”展示新作。
额尔古纳乐队队长玛西巴图分享3首新作的创作理念。
蓝野乐队负责人朝鲁门分享新作创作背景。
  □文/本报记者  高瑞锋  

  8月的呼和浩特,天朗气清,金风送爽。

  16日、17日, 70多名国内顶级音乐专家、学者等人汇聚新城宾馆,进行了一场“2020内蒙古音乐创作与发展研讨会”。

  作为第十七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重要组成内容,此次会议由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音乐家协会承办,内蒙古草原音乐产业研究院协办。

  与会人员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作曲家乌兰托嘎、色恩克巴雅尔、斯琴朝克图,著名指挥家娅伦格日乐,著名词作家克明、阿古拉泰等顶级音乐大咖;有从草原走向全国的额尔古纳乐队、蓝野乐队、奈热乐队,有各盟市音乐家协会和自治区宣传部版权处领导以及字节跳动(中国)、唱片公司等新媒体、音乐推广产业负责人。

  两天的时间里,这些业内人士直抒胸臆,畅所欲言,从多角度对内蒙古音乐的保护、传承、创作和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刻探讨和交流。

  可以说,这是时下各领域在新理念、新模式、新未来大势的驱动下,各路高手对内蒙古音乐做出的一次深刻“把脉”,并开出良方。这在历届草原文化节中,尚属首次。

  预热:现场展示新作掀起高潮

  8月15日18时30分,新城宾馆迎宾楼二层迎泽厅,呼麦声起,马蹄嘚嘚,男声女声时起时落。闭眼倾听,脑中似乎出现一副人与马在绿草青青的草原上自由奔驰的场景。

  这是奈热乐队带来的新作《春天》,台下的与会专家、学者听得很专注。

  作为“2020内蒙古音乐创作与发展研讨会”的预热环节,“青年音乐人新作品交流工坊(第一场)”以歌声和音乐拉开了此次研讨会的帷幕。

  当晚,奈热乐队、额尔古纳乐队、蓝野乐队这3支风格迥异的新生代蒙古族乐队进行了新作展示,并进行了分享交流。

  奈热乐队一首演罢,深入草原体验式创作的单曲《吆呼尔》《第一场雪》相继登场,这3首新作充分展示了奈热乐队这些年的进步和一贯的原生态风格。

  额尔古纳乐队带来的3首新作每首都让人耳目一新,既有抒情的《月亮故乡》,也有欢快的《草原上信号不太好》,还有舒缓的《草原都是爱》。3首新歌展示了额尔古纳乐队不俗的实力,听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不禁想要大声跟唱,掀起了现场小高潮。

  作为内蒙古成立最早的一支蒙古族摇滚乐队,蓝野乐队的两首新作《迹》《蒙古故乡》依旧让人心潮澎湃,振奋不已。

  会议期间,“青年音乐人新作品交流工坊”共举办两场,旨在为内蒙古青年音乐人提供展示舞台和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培养青年音乐家和音乐人才。

  作词:草原音乐写作要以人民为中心

  在内蒙古音乐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蒙古族诗人、词作家阿古拉泰在研讨会上从草原音乐文学方面做了精彩发言。

  他首先回顾了内蒙古音乐从我区成立前后20年到新时代以来的近10年,草原音乐文学涌现出来的著名词作家和优秀曲目,他们当中有玛拉沁夫、火花、印洗尘、克明、那顺等老一辈优秀词作家,涌现出来的优秀曲目有《草原赞歌》《敖包相会》《我从草原来》《蓝色的蒙古高原》《天边》等一大批传唱不衰的歌曲。

  阿古拉泰说,奠基者们的艺术实践给我们的启迪是,草原音乐文学不是轻吟浅唱,不是风花雪月,它与祖国的命运血脉相连,它与人民的呼吸同频共振,它不仅仅参与甚至引领了一个激情的时代。发展至今,草原音乐文学面临着概念化、道具化、浮泛化和口水化的创作瓶颈和困惑。

  “草原音乐文学作为草原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已经成为我国音乐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著名诗人、词作家克明说。与此同时,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现在需要创作的方方面面太多,可是我们太雷同了,你拿什么作品来和崭新的、和未来的草原完成对话?

  对此,阿古拉泰、克明等音乐界大咖建议,进入新时期,草原音乐文学和草原音乐要兼容并蓄,在传承弘扬的基础上,要吸收多元音乐元素,加大人才培养和支持力度,让草原音乐走向世界。

  阿古拉泰特别指出,应该重提为人民写作这个命题,音乐创作具有天然的合作精神,要想写出好的、优秀的草原歌曲,就要团结、和谐,因为它们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

  作曲:回到草原用心感受民歌魅力

  在观看了额尔古纳乐队、奈热乐队、蓝野乐队的新作展示后,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色恩克巴雅尔首先肯定了3支乐队各自的努力和创作,并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但他也指出,内蒙古音乐目前存在着编曲大同小异,形式单一,配器没有突破的问题。

  “要牢牢根植于民族这片沃土进行创作,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古朴又现代的好作品。”他给出针对方剂。 

  著名作曲家乌兰托嘎也认为,不要总从商业上寻找突破点,归根结底还是去牧区、去农区,回到生命生长出来的草原中去,用敬畏之心倾听草原民歌,了解草原民歌的内涵。“你去听牧民唱歌,就会感受到音乐在生命中、在生活中的魅力。找到这种魅力,就会有很大的感悟。”乌兰托嘎说。 

  著名作曲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斯琴朝克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时代要有新声音,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新时代需要新的创作手法、新的表现形式来发展。“现在好多流行的草原音乐,词、曲、演唱、演奏等都是个人单独创作完成的,甚至有些是业余人士完成的,为什么有些高校老师和专业团队创作的歌曲反而流行不了?这是由于以技术支撑教学,他们和社会脱节了,这就需要‘学院派’反思一下,要多进行旋律创作。”斯琴朝克图说。

  产业:区内国内世界,每步都有“良方”

  “内蒙古音乐产业起步晚、基础弱,但是增速快;资源富集,但产业开发不足;音乐产业市场体系不完整;集约化程度低,尚无规模民营龙头企业……”这是内蒙古草原音乐产业研究院院长常慧渊提出的草原音乐产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此次会议上,他从草原音乐产业运营角度做了发言,他指出,内蒙古90%以上的音乐人没有经纪公司,没有专业定位、策划、包装和推广团队,音乐相关产业的企业弱小分散,城乡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消费能力偏低也是不容忽视的状况。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常慧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培养公众文化消费意识;鼓励区内外消费者参与内蒙古音乐体验和音乐消费,刺激群众文化消费欲望;提高大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培育音乐产业市场主体;打造音乐知名IP等。他说,像大型民族歌舞剧《天边》的开发就是一次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战马时代CEO刘钊说,草原音乐要走出去,是不是要有一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倾斜,这样一来,就会给我们减轻很大的负担,让我们也愿意把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当地的宣传中。“其实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文化才更容易走出去,被别人接受。”刘钊说。

  中央音乐学院党组书记赵旻说,我们已经有了基础,已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时候,再想突破难度只会越来越大,技术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根基去支撑,再把一些最先进的作曲理论、包括中国文化重新捡起来,重新布局。“我们必须走出去,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定要学会世界表达的手法。”赵旻建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顶级大咖云集青城“把脉”草原音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读图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观察·乌海
   第08版:出彩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科技
震撼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