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晴岚一抹炊烟淡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之巴总窑村
巴总窑村供销社。
村南的枣沟公路和百亩葵花田。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旧址(原魏家大院)。
古朴街巷。
百年古树。
传统民居。
石头垒砌的院墙。
巴总窑村嵌于房屋墙壁的“太山石敢当”。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纪念馆。
  □文/图  本报记者  阿荣

  位于阴山山脉中段的大青山,层峦叠嶂,雄伟多姿,郁郁葱葱,一座座古朴幽静的传统村落点缀其间。初秋清晨,远望被崇山峻岭环绕的中国传统村落——土默特右旗巴总窑村,颇有“晴岚一抹炊烟淡”“人家犹有古风存”的韵味。

  保持原生态风貌

  8月上旬,驱车至大青山沿蜿蜒的枣沟公路行40余公里,至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的巴总窑村,这里红色遗址保存完好,百年古树枝繁叶茂,传统建筑错落有致,石垣土墙古朴斑驳。

  古村周边山峦连绵起伏,呈现原始粗犷的自然风貌。美岱沟流水潺潺,两岸多为开垦农田,树木花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似一幅田园山水画。

  传统民居依势而建,多为清末、民国时期的传统四合院。院墙主要以石头、夯土砌筑。依山傍水、沟坡纵横的古村落,整体保持着原生态风貌。

  “巴总窑村南面有枣沟公路,向南沿六道沟、水涧沟、白石头沟,可达土默川平原。向西经香桂铺沟、后德胜沟可至石拐、包头。向北经官地、后脑包可达固阳、武川,向东进入大青山最高峰九峰山。” 巴总窑村村民李珍元说。

  巴总窑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融留下的文化遗产。据李珍元介绍,巴总窑地处深山,沟水淙淙,草木丰茂,清朝时为游牧民族居住地,据传当时一位名叫巴特尔的蒙古族老人任总管,带领牧人发展牧业。清末,孟姓、李姓两户人家从陕西神木来到此地,就地取材筑土窑居住,他们在此耕种放牧、繁衍生息。巴总窑村因此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带队驻扎于此,在大青山开展游击战,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难忘的红色记忆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纪念馆坐落于巴总窑村西南角的高地,它的南面百亩葵花灿烂绽放。传统四合院结构的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纪念馆,共有3个展厅,内容分3个单元,全景还原了八路军大青山支队艰苦卓绝的抗日历程。馆内陈列的珍贵图片、史料和文物,以及复制的作战碉堡、地道等引人注目。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旧址(原魏家大院)位于村北的高地,现保存完好。始建于清末的魏家大院,东西40余米、南北20余米,四周筑高大院墙,北有一排正房,当年该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李井泉住中间有隔扇的房间,隔扇上留有当年子弹射击后的痕迹,东屋有通往院外的地道口。

  1938年6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总部指定编成,是由八路军第120师直接领导的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1938年8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奉八路军总部之命挺进绥远敌占区,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38年9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主力由绥中进入绥西地区,司令部就设在巴总窑村的魏家大院。同年12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与日伪军进行了近百次战斗,从东到西,横扫阴山七百里,开辟了绥中、绥南、绥西抗日游击根据地。之后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迁入绥中地区,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改名为第120师骑兵支队。面对日军数次残酷扫荡和艰苦的生存环境,这支部队一直坚守在大青山,直至抗战胜利。

  民居建筑参差错落

  巴总窑村背靠北山,传统建筑从山脚向山顶排列,依山势走向,形成沿等高线方向长、垂直等高线方向短的山地村落形态。

  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比比皆是,以典型的四合院为基本样式进行简化,常为一进院落。院落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围合而成。房屋开间数根据住户人口数量灵活掌握,一般为单间数。受山西传统民居影响较深,加之独特的地域、人文,在充分考虑了防风防寒、排水防洪、防匪的基础上,房屋都是前低后高的单坡屋顶。院落设计继承了中国建筑以北为尊等传统,也通过建筑尺度体现等级,以正房等级为最高,东西厢房次之,倒座房最次。

  传统民居院落较大,可晾晒粮食、停放农用车、饲养牲畜等。石墙是巴总窑村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就地取材,以山石砌成,多为矮墙。墙体表面或裸露山石、或以粘土覆盖。大门有木门、栅栏铁门和铁皮门。

  巴总窑村传统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木头作柱子和梁形成骨架。房屋门扇为实木制成,非常坚固,门的上部分镂空,或装有玻璃,或贴纸,门框均有装饰。窗户分上下两部分,上面为镂空雕花,贴窗纸、窗花,下面为透明玻璃窗,可打开通风。

  巴总窑村融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人居文化于一体。传统建筑及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传统建筑群落保存完整,其建筑材料、布局,与山体的结合方式、屋顶形式等都是居民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传统四合院坐北朝南,分正房、厢房等,符合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传统民居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要保护传统民居和街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巴总窑村对一些传统民居的结构、风貌、形式、材质和色彩等进行完整保留。

  延续传统村落格局

  巴总窑村留存着转九曲、闹社火、垒旺火等民俗活动。古老的贴窗花习俗流传至今。二人台、炕围画、吹打乐、剪纸等民间艺术在此传承。

  巴总窑村的垒旺火一般在除夕和元宵节进行。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塔状,称为旺火,以图吉利,祝福年年兴旺;二人台以活态方式在巴总窑村传承,曾是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主要以两人对唱的形式演出,传统曲目有《打金钱》《走西口》等;民间吹打乐的产生和发展与农村的婚丧嫁娶和节日风俗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逢丧事和喜事,需有传统音乐以渲染气氛,丧事时乐声婉转低沉,喜事时则欢快明亮。

  巴总窑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正在加强其历史文化、民居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依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农家小院等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公山湾村书记魏俊忠说。

  巴总窑村在保护发展过程中,将延续传统村落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持其历史载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红色遗址等修旧如旧。挖掘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保护村落周边大青山、美岱沟等山水农林资源,保留自然本底,控制开发利用。结合古村建筑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及周边自然山水资源,寻求多元的经济发展方向,提高村民收入。” 魏俊忠说。

  巴总窑村山清水秀,田园风光旖旎,空气清新。卵石巷道曲径通幽,石碾、古树、传统民居等各种文化遗存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风貌古朴,风格鲜明。每年夏秋之际众多游客走进巴总窑村,感受这座传统村落的独特之美。他们通过走街串巷,感受古朴的传统风貌,体验从民国时期形成并沿用至今的传统村落生产生活体系,近距离感受传统建筑的美学特色。

  有专家建议,每月举办二人台表演活动,将传统建筑、古树等与二人台结合,使游客既能欣赏传统艺术,也能感受和了解巴总窑村的传统文化。

  古老习俗 “太山石敢当”

  □文/图  本报记者  阿荣

  在巴总窑村一座传统民居的房屋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碑石,上面刻 “太山石敢当”, 即“泰山石敢当”。据史料记载,“太山石敢当”为北方旧俗,多立于村落巷口,或砌于房屋墙壁等。古老的 “泰山石敢当”习俗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巴总窑村80岁的村民单二后生介绍,几十年前,村里修屋与路巷,所冲之壁多嵌“太山石敢当”五字,表达人们祈求吉祥平安之意。

  关于“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狮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隋唐史学家颜师古作注:“卫有石蜡、石买、石恶,郑有石制,皆为石氏;周有石速,齐有石之纷如,其后以命族;敢当,所向无敌也。”颜师古认为,石为姓,敢当有所向无敌之意。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今人家正门适为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携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据所说,则世之用此,亦欲以为保障之意。”宋代出土的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一碑石刻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文字。明初姜准《岐海琐谈》载:“人家正门及居四畔,适当巷陌桥梁冲射,立一石碑将军,半身埋之,或树石刻‘泰山石敢当’字,为之压禳。”《辞源》记载:“唐宋以来人家门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

  古老的“石敢当”习俗传承至今,所表现的吉祥文化,体现了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心理和文化创造力。“石敢当”在广大地区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石刻和造像,不但具有美学、艺术价值,而且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有关 “石敢当”的神话传说、故事、戏曲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之巴总窑村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小康图景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视界
   第08版:要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晴岚一抹炊烟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