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胎换骨,关键是有一个好支书!”

  □本报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王效平

  他回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示范农田2.4万亩,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群众称他是富民兴村的“领路人”。

  他就是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兰景林。

  作为土生土长的舍必崖村人,兰景林始终不忘“自己富不是富,带领乡亲们富起来才是富”的初心。

  2015年,在外经商的兰景林放弃事业,出任舍必崖村委会主任,自201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至今。

  舍必崖村辖西什八台、新地、舍必崖3个自然村,总户数1143户,人口2548人,以传统种植业为生。

  兰景林一上任就萌发了一个大胆想法: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田,把发展农业作为实现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首选之路。

  舍必崖村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夏季集中浇地的时候很多村民浇不上,干着急。

  他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四处奔波,作规划、递申请、筹资金,2018年至2019年,先后争取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2700万元,新打机电井50眼,铺设膜下滴水管道24万延长米,整合村民机电井400眼,全村3.4万亩地全部实施节水灌溉。

  新铺设的节水管道,让舍必崖村告别了大水漫灌的历史,村民们再也不怕旱年和浇不上地了。

  “我们家的100多亩玉米地去年用上滴灌后,既省工,又收益高,平均亩产增加600多斤,兰支书为我们村办了一件大好事。”正在施肥的村民路伟和,指着成片的玉米高兴地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预计亩产2000斤以上。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展开,村里人家家盖新房、户户建庭院,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兰景林又将目光转向了村内环境整治,对全村实行常态化保洁工作。

  现在的舍必崖村,村里房前屋后、道路两边干净整洁,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舍必崖村脱胎换骨,关键是有一个好支书!”正在文化广场健身的村民马和平自豪地对记者说。

  “扶贫路上,舍必崖村一个村民都不能掉队。”兰景林经常这样说。解决好每一个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他最关心的事儿。

  47岁的村民侯国军2009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高额的医疗费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每到开学时,侯国军两口子都要为女儿的学费犯愁。

  兰景林知道后,收集材料、核准上报,将他家识别为贫困户,有针对性地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兜底保障等各项政策,帮助他家走出困境。

  “兰书记给我家不止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侯国军逢人便说。扶贫政策的实施,让这个中年汉子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初秋的舍必崖村,大片的玉米地包围着村庄,村民们或耕作于田间,或三五成群谈天说地,在明媚的阳光下如同一幅丰饶的田园风景画。

  “我们下一步发展肉牛养殖业,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种植技术,再把西瓜产业做起来。”兰景林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云上103
   第06版:观察·乌海
   第08版:特别报道
坐在家里就能放牧草场的牛羊了
〖云吧〗
云闪
沃野良田秋收忙
“脱胎换骨,关键是有一个好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