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书法城·乌海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全景。 郭澎 摄
2017年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现场挥毫泼墨。 金泉 摄
书法公益讲堂让全民共享文化大餐。文联宣 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云山向弟子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烫画技法。 海东 摄
校园书法活动提升学生书法素养。 石历增 摄
市民参加书法培训。 石历增 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书写活动现场。 吴永 摄
企业职工书写书法作品。于海东 摄
书画装裱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郝飚 摄
第十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开幕式。 石历增 摄
2010年,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位书法家创作的百米长卷,创造了新的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于海东 摄
  □赵永强

  黄河北上,美在乌海。

  乌海是黄河进入内蒙古的第一站,1976年建市,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崛起的塞外工业新城。在40多年的转型发展历程中,乌海这座年轻的城市,以“敢于无处生万有,能凭海阔纳百川”的豪迈气概,把书法文化作为全民文化普及,孕育出了文化奇迹——2008年,乌海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书法城”!

  今天,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书法,在乌海更是发扬光大。书法不仅厚植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也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奋战煤海嬗变墨浪掀涛

  乌海是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建的新兴工业城市。上世纪50年代末,伴随着包兰铁路、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乌海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这片热土上扎根开拓。开发建设初期,艰难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研习书法成为建设者们寄托情思、消遣时间、对外交流的一种方式,后来逐渐成为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乌海的书法文化发端于煤矿,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得到很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1985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乌海分校成立,为乌海培育了上千名艺术骨干。随着书法爱好者与日俱增,书法文化得到广泛普及,各类书法组织相继成立,各类书法展赛相继举办。1994年,乌海市委、市政府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提出创建书法城的决定,并将书法城建设列入城市发展远景目标纲要。4年后,乌海市又作出创建书法城的总体规划,组建“书法城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统筹规划实施、分步推进落实,为书法城建设注入了持续动力。

  “十一五”以来,乌海市更是拿出真金白银用于书法理论研究、书法创作、书法人才培养、书法展览、书法对外交流及“书法五进”等一系列书法普及活动的开展,让研习书法的人群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了书法艺术群众化和社会化进程。

  昔日因乌金而建,今朝以墨韵闻名。2008年9月10日,乌海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书法城”。至此,书法艺术在乌海市的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化休闲之举,而是真正融入一个地区发展的血脉之中。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蓝图。在成为全国首个“中国书法城”之后,乌海市持续深化书法城建设,从硬件到软件,从平台阵地到人才队伍等方面持续注入动力,推进中国书法城建设提质升级;深入推进战略合作,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承接全国大型书法展赛和交流展示活动,不断提升“中国书法城·乌海”品牌影响力。

  乌海市不断夯实教育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书法文化作为全民文化普及,形成人人爱好书法、学习书法、研创书法的良好氛围。2009年,乌海市在全国最早实行书法教育“三进三落实”,推动乌海学院和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开设书法专业,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书法教育体系,被确定为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典型。

  目前,乌海市有国家级书法协会会员45人,自治区级书法协会会员160人,市级书法协会会员2000余人,参与书法活动的爱好者达万人以上。高层次书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共有兰亭奖获奖、提名和入选的书法家8人次,入展全国书法展、书法篆刻展等国家级展览的书法家76人次。书法家冯印强摘得书法最高奖——第四届兰亭佳作一等奖,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此类奖项的空白。

  2007年至今,乌海市坚持以书法城建设为龙头,拓展思路,创新工作,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支持帮助下,连续举办了十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2011年,乌海荣获“中国硬笔书法名城”称号。2012年,“中国书法城·乌海”被内蒙古自治区确定为十大宣传文化品牌之一。2016年5月17日,乌海市“书法五进”被评为国家唯一一个以书法为主题的公共文化示范创建项目。

  如今,书法是乌海的特色文化,也是市民的生活之乐。目前,乌海市建成标准化书法基地(活动室)134个,覆盖了全市80%以上的社区、90%的学校、50%规模以上企业、90%的军(警)营;在校学生参加书法艺术学习的达到95%以上。全市年均开展各类书法展赛、培训300余次,惠及常年不断增加的书法爱好者。

  走进社区,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展风采;走进校园,学生们一笔一画临摹字帖;走进机关,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经常开展;走进企业,技艺精湛的职工书法作品让人赞叹……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让这座年轻的新兴工业城市颇具儒雅之风。

  书法文化融入城市血脉

  笃行致远,书韵流长。乌海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书法城建设,将其作为城市转型的有力支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书法活动、宣传阵地,持续深化书法文化事业的交流发展、普及提升。目前,乌海已建成以“一馆一刊一广场”为代表的一批书法阵地。

  如果说“中国书法城”是乌海的城市名片,那么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便是乌海的文化地标。

  2014年建成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以书法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馆内共有各类厅室50多个,还设有一个可容纳千余个国际标准展位的会展中心,具备承办各类大型展会的能力;同时配套建设22万平方米的书法广场,成为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重要载体和平台。

  乌海市积极推动书法文化向相关领域拓展、延伸,把书法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建成了滨河书法景观大道、青山翰墨园、阅遇书吧、兰亭小学等一批重要的书法文化旅游景观及书法主题公共设施;在全国率先开展书法示范单位命名活动,政府出资为市民免费开通中央书画频道,全方位、多元化书法活动阵地体系,向社会呈现了中国书法城的风采。

  乌海市与中国书法协会合作,依托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打造集书画展示、鉴赏、教育、培训、交流、拍卖一体化平台;与内蒙古实践杂志社联合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法艺术杂志《大众书法》,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书法艺术类期刊的空白。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中国书法城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乌海的书法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至今,乌海承办了50余次国家级大型书法展赛及交流活动,举办了六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各类书画活动550多场次,实现了同全国20多个省、市近100个城市的书法交流互访活动,对于促进书法文化和书法艺术交流,加快文房四宝、文博会展、书画奇石等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乌海以书法城建设为龙头,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努力为转型发展提供支撑、增添动力。书法艺术的盛行,带动了文化和美术用品、图书销售、装饰装裱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个人书画工作室、装裱、展览、拍卖、宣传为一体的书画市场。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借助线上线下书画专业市场、销售平台或中介组织,推动本地书法作品市场化发展,提升书法文化产品市场化水平。全市书法及相关产业年收益已过亿元。

  中国书法城的建设,让这座城市的发展理念、城市形象、市民素质、群众生活方式悄然发生了转变。书法文化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并成为一代代乌海人的精神家园。“中国书法城”已成为乌海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的城市名片。

  如今的乌海,虽然不是人人都是书法家,但是人人喜爱书法;虽然不是人人都以书法为事业,但人人都接受着书法艺术的熏陶。

  “中国书法·年展”落户乌海

  九月的乌海,阔野风清、笔墨鲜浓。又一项国家级书法文化活动——“中国书法·年展”落户乌海。

  “中国书法·年展”是继“中国书法兰亭展”“中国书法国展”之后的第三项国家级书法展览活动,将长期落户乌海,每年举办一次,为乌海书法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持续提升中国书法城·乌海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2020年9月22日—9月24日,“中国书法·年展”当代书坛知名老书法家作品邀请展暨第十一届黄河明珠·乌海书法艺术节将在乌海举办。

  本届书法艺术节活动分为书法艺术节群众书画活动和书法艺术节集中系列活动两部分,共20多项活动,包括“中国书法·年展”当代书坛知名老书家邀请展、中国书法城·乌海建设历程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公益大讲堂”名家讲座、当代书坛知名老书家“来沙漠看海”采风活动等。

  “中国书法·年展”当代书坛知名老书法家邀请展将展出115位中国老一辈书法名家的特邀书法作品,是记录和研究当代书法艺术的珍贵文献。该项国家级书法展赛的举办,将不断丰富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的馆藏,努力形成“看当代中国书法就来乌海”的影响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届时,第七届书法产业博览会同步举办,并首次以市场化运营方式筹备开展,广泛动员引导书画艺术门类的市场主体参与。(书法题字:雷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云上103
   第06版:观察·乌海
   第08版:特别报道
中国书法城·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