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通终端产业链 包头稀土全面起势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向平  

  实习生  贾婷婷

  走进包头汇众磁谷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齿轮飞转,机器轰鸣,2条百米长、每条线仅3人作业的全自动电镀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这2条生产线代表着国内电镀生产线的最高水平,刚刚投产,订单便纷至沓来。

  “自今年7月建成投产以来,这2条生产线运行平稳,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今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包头稀土高新区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安永平告诉记者,2条生产线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好等诸多优势,较普通电镀可节省80%的人工成本、金属表面镀层盐雾时间可提升33.3%,下线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性能好,深受市场欢迎。

  电镀即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有提高金属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稀土元素化学性质活跃,若产品表面不镀膜,延伸稀土终端产业链就是空谈。稀土业内专家一再强调,“无电镀不高端”。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布局稀土全产业链,加速建成全国电镀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基地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包括45栋生产车间,其中,电镀车间23栋、占地8.5万平方米;后加工车间22栋、占地13.5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占地1万平方米。目前基地已入驻企业20余家。

  “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稀土资源,还有满足稀土产品配套加工的全产业链条,我们将项目选址于此,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大磁性材料及组件的生产研发,充足的稀土原材料供应也将大大促进企业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刚刚签订入区协议的国内知名稀土企业江西赣州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将加大与稀土高新区在稀土磁性材料方面的合作,助力包头“磁都”建设。

  作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包头稀土高新区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在生产技术工艺攻坚克难上做足文章,不断延伸稀土产业链条,打通稀土产业磁材发展瓶颈,提高稀土新材料全国市场占有率。如今,基地已经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集聚、新兴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基地落成前,包头稀土产品很难做成终端产品。基地落成后,不仅打通了稀土行业向终端迈进的瓶颈,还填补了包头稀土无电镀的空白。”安永平介绍说。

  自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落成以来,国内众多大型稀土企业纷纷来此落户,除了包头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还有这里完备的配套服务。

  在基地内的国家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室,检验员蔺恩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分析数据参数。“我现在正在为包头大地熊磁电有限公司做电镀液检验,我们为企业提供参数,企业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调整镀液配比。”

  “大地熊电镀生产线刚刚投产,配套设施还未完善,有了我们的帮助,企业就能更好地把控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内蒙古稀土研究院检验室副主任、国家稀土质检中心检验室副主任王可表示,基地建立检验室,旨在零距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安永平告诉记者,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即将驻满相关企业,届时,可将包头5万吨的钕铁硼材料全部就地转化成商品,年产值预计达70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评论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国内新闻
打通终端产业链 包头稀土全面起势
云闪
〖云吧〗
期盼猪仔“拱富门”
城川镇: 村企联建架起农牧民致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