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原风情的显现 悠久历史的积淀

——搜集翻译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感悟(上)
本报记者 李新军 摄
  ◎郜贵   哈斯

  鄂尔多斯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主体蒙古语传唱部分,堪称世界民歌桂冠顶一颗奇光异彩耀眼夺目的明珠。其历史悠久,原汁原味,风韵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蒙古民歌宝藏中的瑰宝。单从听觉感受,高亢悠扬,自然天成,不难领悟到其优美悦耳的鲜明艺术特色。若根据本意翻译,用汉语言艺术表达出来,更能发现其优势明显,风格独特,意境奇妙,具有特殊的地方风情。下面仅从地域特点、民族风格、传承发展、艺术特色等方面浅谈一下感悟。

  显著的地域情韵  多元的文化内涵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较之于蒙古国、俄罗斯蒙古族民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阿拉善民歌,乃至大西北青海、新疆的蒙古族民歌,既有相通之处,又有鲜明区别,更具独特风格。

  鄂尔多斯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形态丰富,受历史长河的冲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三面环绕华夏母亲河,处于黄河几字弯腹地,具有黄河文化的坚实基础。境内的库布其、毛乌素两大沙漠,又具有大漠文化的固有基因。此处的草原因滔滔黄河之水滋润并不贫瘠,不乏牧草丰茂、牛羊肥壮、山河壮丽的胜景,草原文化气息颇浓。与宁夏、乌海相邻的骆驼山中,原始森林茂盛,古岩画神奇,壮美峰峦可见,有山脉文化的踪影。自清代后期始,走西口的汉族百姓便逆黄河而上,落脚于黄河岸边进行农业生产。如今,黄河之滨良田广阔无垠,村庄星罗棋布,阡陌相通,庄稼喜人,具有完美的农耕文化特征。特别是座落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蒙古族定居与活动之处绝无仅有,更有护陵家族自元朝初期发端而逐渐形成的特有歌舞举世无双。因此,鄂尔多斯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形态,具有孕育多元文化的土壤,更有产生独特民歌的环境、“水土”、“气候”。

  鄂尔多斯民歌特别之处难能可贵,文化底蕴独一无二。鄂尔多斯高原与外省陕西、宁夏、山西相邻相近,同自治区内的乌海、阿拉善、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基本上皆一河之隔。其周边的民歌分布奇特,仅蒙古族民歌便有阿拉善、乌拉特两种类别,蒙古族与汉族民歌的融合体又有巴彦淖尔、土默特两个流派,而汉族民歌更有陕北民歌、西北花儿、山西河曲民歌。因此,中国西北的黄河几字弯内,从民歌角度而言,可谓众星捧月的中心。由于历史上黄河河运非常重要,京包、京兰铁路未修通之前,其一直处于青、甘、蒙、陕、晋运输中的主要位置。这条运输通道上四五个省的百姓以河运为依托,进行密切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促进了以民歌为主要载体的民间文化艺术融汇。所以,鄂尔多斯民歌各旗具有不同风格,而中心地域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树一帜的个性。南部与陕北接壤的五审旗、鄂托克前旗,学习了陕北民歌的长处;而黄河之滨的鄂托克旗、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则吸收了宁、甘、青花儿,山西河曲民歌的优点。处于鄂托克旗、杭锦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中心地域的民歌,不但保持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的固有风格,而且汲取了其它民歌、特别是其它蒙古族民歌的营养。

  可见,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因流传地域特殊,个性独特,内涵丰富,是民歌汇聚的历史长河中一股翻卷着美丽波澜的激流。

  特殊的继承流传  自然的演变发展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从歌词到曲调,既保留了蒙古族民歌的优良传统,又与时俱进,历史与现实的奇光异彩耀眼夺目。其传承至今仍然充满生机活力,为天下人喜闻乐见,只因当地风土人情使然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广泛的群众基础。其特别的继承流传,自然的演变发展为天下人称奇。

  鄂尔多斯大草原堪称普天下蒙古族心目中的圣洁天堂。北魏时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具有浓郁游牧民族色彩的壮美景象,已经随时代的变迁由黄河北岸、阴山脚下逐渐移至黄几字弯腹地的鄂尔多斯。或许从元代开始,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便将这里当作自己可爱的故乡。这里的牧民引吭高歌,唱出了对家乡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自然而然的挚爱之情:

  乌干汗岱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这里有寒暖适中而辽阔的牧场。南有水草丰美的原野怀抱着毡房,随处可见的累累野果散发着芳香。北有阿拉泰草木茂盛的无垠牧场,花果馨香伴芳草芬菲沁人心房。

  这是52岁的牧民脑高花唱出的长调。她的额吉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手,她童稚之年便跟随额吉参加喜庆酒宴,耳濡目染学会了歌唱。她的额吉与她一样师承于自己的额吉,当然,她额吉的额吉也是当地有名的歌手,她更成长为当地名不虚传的歌手。每次宴会的所有人个个都是歌手,众人一个接一个轮流高歌,使她学到不少的东西。或远或近的牧民们在宴会上相互交流学习歌唱,她年少时竟然受到已退休的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著名歌唱演员娜布沁花那老额吉的青睐,当然,老额吉是当地颇负盛名的歌后。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不但继承了传统,而且在保留固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演进发展。其传统的长调古朴豪放,悠扬绵长,宛如大草原上起伏的沙梁,跌荡的山谷。现当代发展壮大的短调继承了传统长调的优势,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加快节奏,加强铿锵。生长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著名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现已73岁高龄,其艺术成就的辉煌正依赖于长调。而生长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著名歌手腾格尔,作为承接拉苏荣的后起之秀,所唱的歌曲却基本上全是短调。

  年仅26岁的南丁毕力格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喜爱音乐与唱歌,曾留学蒙古国学习四载,对蒙古国民歌有一定的了解。他的外祖父是当地有名的民间四胡演奏家,他的额吉、阿爸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手。作为年青一代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歌手,已经进化到以唱短调为主,他唱出的仍具自然属性的短调是:

  在北边茂密的芨芨中拾牛粪,为的是给父母多把燃料储存。游子要去遥远的他乡旅行,请留在故土的父母多保重。

  斯琴高娃是82岁高龄的老牧民,曾为鄂托克草原有一定名望的歌手。聆听其引吭放歌,实感宝刀不老,倍觉余韵绵长。她的童稚时代,大草原人烟极其稀少,各种野羊群出没,自然景观颇具原始色彩。她跟随额吉牧羊,伴随阿爸骑马,学习父辈乃至祖辈举目湛蓝似海的天宇,放眼墨绿无际的原野,放声高歌抒发情感。她唱出的长调古朴豪放,可谓毫无修饰,近乎自然天成:

  严冬里白岩石上的积雪不会融化,永远铭记白发苍苍的阿爸扶我上马。严冬里黑岩石上的积雪不会融化,永远不忘记慈祥的额吉养育我长大。

  斯琴高娃老人所唱的歌内容丰富,若一坛坛陈年老酒,耐人细品,余韵绵长。她以下唱出的歌所表达的情意,分明是额吉、阿爸应和女儿的对唱,是对女儿的痛爱、眷恋、珍惜:

  哈日琴布吉梁是美丽的故乡,可爱的女儿会嫁到异地他乡。呼和琴布吉梁是无奈的故乡,娇惯的女儿将要生活在远方。

  潜心琢磨以上老中青三代歌手的歌唱,不难发现其家族性、群众性、地域性的特殊传承,原生化、生活化、感情化的演变进化,一条清晰可见的脉络,令人感悟到特色鲜明,不同凡响,神奇异常。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搜集翻译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感悟(上)
~~~◎王鹏瑞
~~~——读长篇小说《狼甸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文件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草原风情的显现 悠久历史的积淀
生活、时代与文科的版画世界
呼唤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