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乌珠穆沁旗:擘画全面建成小康壮美画卷

东乌珠穆沁牧民的幸福新生活。
蓝天白云下的乌里雅斯太镇一角。布和毕力格 摄
牧民家的优质西门塔尔牛群。
家庭牧场让牧民增加了收入。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中心户布和巴特尔家开展的理论宣讲大课堂。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扮靓乌珠穆沁草原。布和毕力格 摄
  □李燕 盖文瑛

  “十三五”以来,地处祖国北疆的东乌珠穆沁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广袤牧区呈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气象。

  减羊增牛

  让草原绿了牧民富了

  近年来,东乌珠穆沁旗出台一系列办法措施,积极实施“减羊增牛”战略,扎实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牧区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取得了积极成效。

  强化生态约束,做好“减羊”和“增牛”两篇文章。向牧民做好算账理财和“减羊增牛”战略宣传,推动牧民出栏羊的力度,日历年度肉羊存栏由2015年的206万只下降至2020年的116万只,下降43%。

  以种公羊管理、种羊场建设和基础母羊标准化畜群建设为主,充分发挥乌珠穆沁羊优良品种优势,大力推进地方良种提纯复壮。建立种公羊集中管理群累计达到127群2.8万只;建立乌珠穆沁羊标准化畜群2600个83.2万只基础母羊;建立乌珠穆沁羊核心群260群11.2万只基础母羊。争取国家种质资源利用项目资金1100万元,完善原种场棚圈、储草库、机电井等基础设施和养殖机械设备,搭建原种场与种羊专业户之间的种畜资源调度、租赁、合作平台,为乌珠穆沁羊的质量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加强标准化肉牛繁育基地建设,新(续)建10处良种安格斯肉牛繁育基地,规范100家肉牛饲养管理示范户。2016年以来,东乌珠穆沁旗共引进良种肉牛16418头,其中:西门塔尔牛7506头、安格斯牛8793头、海福特牛119头。建设良种肉牛核心群20群,核心群中能繁育母牛达到2575头。2019年牧业年度总数达到12.42万头,改良比重达92.5%,高端肉牛养殖规模位居锡林郭勒盟前列。

  立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支撑体系建设。整合肉羊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涉牧项目资金,在牧户房屋修建、棚圈建设、水电路讯、机械配置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千户现代家庭牧场培育建设工程,按照家庭牧场精细化管理标准,有针对性地在发展规划、产业定位、品牌认证等方面给予引导服务,目前,已打造标准家庭牧场277处,牧区培育和发展产业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制定出台《东乌珠穆沁旗支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优惠政策》《引进西门塔尔牛优惠政策》等政策措施,落实《锡林郭勒盟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从政策上推动“减羊增牛”战略实施。与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成畜产品科技研发中心,开展乌珠穆沁羊遗传基因特质研究、肉制品和生物制品研发等工作,在乌珠穆沁羊、优质牛肉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10余项科技成果,牛羊肉精深加工率达80%以上。

  目前,东乌珠穆沁旗全旗各类专业合作社有303家,注册资金5.7亿元。鼓励引导畜牧业社会化服务队建设,以牧区剩余劳动力为基础,通过专业培训,在全旗范围内组建了物流运输、牲畜防疫、打储草、机械剪毛、送水、清圈、牧业机械维修等服务牧区生产生活的社会化服务队伍23个,通过收取合理服务费方式,提供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让绿色成为

  乌珠穆沁草原永恒的底色

  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东乌珠穆沁旗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坚持“建设与治理同抓、保护与发展同步”原则,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进全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东乌珠穆沁旗天然草场总面积7099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6495万亩,草原可利用面积占全区的6%。近年来,东乌珠穆沁旗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加强对燃煤、供热、排污、金属采选等重点企业的日常监管,辖区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4%。同时,严格落实草畜平衡、春季休牧、沙地禁羊等制度,全面实施河湖长制,继续巩固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造林绿化、重点水系保护治理等生态工程,草原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厉的执法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东乌珠穆沁旗切实加强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力度,在全旗范围内聘请草原管护员125人、生态协管员68人,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管体系,切实加大了执法力量和监督力度。同时,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通过发布倡议书、发放宣传单、走访牧户、走进校园、社区宣讲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建立多部门联合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协同机制,加强对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和鸟类主要繁殖地、停歇地、迁徙走廊带巡护。

  东乌珠穆沁旗还加强对常规禁牧区、草畜平衡区、固定打草场、乌拉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乌珠穆沁沙地等各类政策实施区域的监督管理和执法巡查工作,坚决打击超载过牧、乱采滥挖、非法开垦、过度打草、非法种植高产饲料地和非法征占用草原等破坏草原的行为,严格清理外来违法违规放牧人员。此外,该旗突出抓好春季休牧工作和秋季打储草工作,制定出台《休牧工作方案》和《休牧工作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和措施,切实推进休牧工作落到实处。还制定出台《打草场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巡查监管力度,让天然草原休养生息。 

  春潮涌动处,奋楫击水时。沿着现实的脉络,细数来路的点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正深刻改变着东乌珠穆沁旗,也扮靓着乌珠穆沁草原。

  让每一座蒙古包

  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

  在蒙古包里,基层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着党的惠民政策,打通了宣传教育群众、关心服务牧民的“最后一公里”;

  在城乡街头,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引导群众文明礼让、做好垃圾分类,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传递文明正能量;

  在牧区深处,基层干部、嘎查党员、志愿者开展剪羊毛志愿服务活动……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然融入百姓生活。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串珠成链,人气渐浓。

  “牧民群众们大家好,基于目前仍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苏木决定在线上开展宣讲活动,请大家踊跃参加互动!”今年6月10日,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在党员中心户蒙古包里采取直播方式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党校讲师为牧民群众解读了今年全国两会精神,把涉及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牧业、扶贫、民生等相关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广大牧民,把党的好声音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此次直播通过和牧户现场连线互动答疑的方式与牧民“面对面”解疑释难,为牧民群众一一解答了脱贫攻坚政策、创办家庭牧场手续、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等相关问题。在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巴彦图门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中心户布和巴特尔家里进行的理论宣讲大课堂上,嘎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以及旗司法局等相关负责人结合具体事例就乡村治理、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法律援助等内容进行宣讲。在宣讲过程中,他们采用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传统沙嘎比赛等形式,将理论宣讲与文艺表演相结合,为辖区牧民群众献上了一台精神文化盛宴。让群众感兴趣、听得懂、做得到,这样才能入耳入脑入心,东乌珠穆沁旗以“三会一课”和“固定党日+”为学习载体,组织“新时代讲习团”“草原学习轻骑兵”“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宣讲团等宣讲队伍,充分利用“党建直通车”“学习讲堂”“党员中心户”“微服务”等阵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十三五”期间,东乌珠穆沁旗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模式,统筹全旗重点部门和基层所、站重点打造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媒体服务平台等“六大实践平台”,并构建了“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动网络,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走进寻常百姓家。

  东乌珠穆沁旗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内容,将试点工作列为该旗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高位推动。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在东乌珠穆沁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正绚丽绽放。近几年,东乌珠穆沁旗积极探索、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聚力突破实践创新,在贴近性上下功夫、在实践性上求拓展,凝聚群众思想共识,提升群众素质,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乡村牧区振兴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使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成为百姓“看得见、听得懂、接地气、有认同、愿参与”的精神文化家园。

  家庭牧场

  成为牧民增收新引擎

  东乌珠穆沁旗嘎达布其镇巴彦都兰嘎查的牧民斯琴图不仅是镇人大代表,也是嘎查集体家庭牧场的一员。为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斯琴图与附近4户牧民一起组成了家庭牧场,他们也在今年被认定为标准示范化家庭牧场。“这说明我们做得好嘛。”斯琴图有些腼腆地说。

  由传统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家庭牧场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是现代牧业发展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新牧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斯琴图借助算账理财和精养肉牛的优势,牧场是越经营越红火,截至目前,他的牧场已经养殖超过200多头西门塔尔牛,自然受孕的良种牛一年四季都在产犊,这种精养模式所带来的产业价值是巨大的。由于近两年肉类市场价格的上涨趋势,斯琴图将挣来的钱继续投入畜牧养殖,不仅建了新的牛棚,也为自己盖了一栋新房。

  家庭牧场作为新型牧业经营主体,符合牧业生产特点和家庭经营的特征,不仅保留了牧户家庭经营的内核,还能够让广大牧民通过发展家庭牧场拓宽生态致富路,更好地增收致富。据了解,东乌珠穆沁旗自2015年以来,认定的家庭牧场累计达141户,今年底将达到170户。

  “牵住牛鼻子,走上双赢路,减羊不降效,少养更精养。”这短短20个字,蕴含着东乌珠穆沁旗为4.73万平方公里上牧民们的思考,也包含追求产值与生态协同递进的深刻含义。

  “你看,这是我家的牛群,离我15公里,我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知道它们在哪里,还有我这个自流泵,只要太阳一出来就会出水,自动喂牛饮水。”牧民乌云达来兴致勃勃地介绍着他的现代化养牛方式。过去,他家羊多牛少,后来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发现养牛不光是经济效益好,对生态也有好处,于是在2019年,他果断卖掉自家的大部分羊,购进了200多头牛。

  乌云达来说:“牛吃草是卷着吃,羊吃草是啃着吃,而且牛的蹄子也比羊的大,综合考量,还是养牛对草场的伤害小。”去年乌云达来年纯收入达55万元,今年他又新盖了420平方米的新棚圈。有了乌云达来等牧民的成功实践,东乌珠穆沁旗越来越多的牧户选择了“减羊增牛”。据悉,2019年,该旗打造6大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引进优质良种肉牛3290头,牛的存栏量同比增长27%,高端肉牛养殖规模位居全盟前列。

  “十三五”以来,东乌珠穆沁旗持续加大对“三牧”的投入,让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牧区改革创新活力越来越强,畜牧业强、牧区美、牧民富的牧区振兴目标正在乌珠穆沁大地一步步变为现实,这幅壮美的丰收画卷越来越斑斓多彩,成色也越来越足。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东乌珠穆沁旗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影像力
   第05版:经济涮锅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十三五来自锡林郭勒的汇报(十)
   第08版:科技
   第09版:首府观察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东乌珠穆沁旗:擘画全面建成小康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