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开创法治内蒙古建设新局面
□贾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最重大的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
就其主要方面来讲,主要包括“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待和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形势、法治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科学回答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全面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协同,如何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更高期待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强调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明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法治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和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而形成的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时代结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不断深化对法治建设基本规律、依法治国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形成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并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不断取得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精髓要义,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治理智慧,广泛吸纳世界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深刻总结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习近平法治思想满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需求,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规律的科学总结
如何治国理政、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发展环境越复杂越要强调法治。实践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坚持依法治理,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党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向前迈出一大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强调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指引我们增强理论自信、保持战略定力,蹄疾步稳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法治保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做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重要判断,立足高远、求真务实地勾勒出中国中长期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修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长期战略,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就全面深化改革而言,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就全面依法治国而言,着眼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新征程上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就全面从严治党而言,要着眼于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开创法治内蒙古建设新局面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开创法治内蒙古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的目标任务,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内蒙古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深入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各项工作。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二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要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坚定道路自信、树牢法治思维、传承法律文化,着力保障法治内蒙古建设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四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五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着力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六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进一步增强民族地方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七要联系实际认真制定好法治政府建设纲要和法治社会建设纲要的贯彻实施方案,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八要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着力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九要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国际经济合作法治,探索合作多元化。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着力做好涉外法治工作。十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着力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十一要通过开展法治教育培训,使党员干部树立法治意识,以上率下,工作中主动尊法、认真学法、带头守法、积极用法,为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新思想指引新实践,新理念照亮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内蒙古建设,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全面依法治区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进内蒙古法治建设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奋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法学教研部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