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安排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对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好内蒙古发展新篇章,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报记者就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促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采访了通辽市委书记冯玉臻。
冯玉臻说,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鲜明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原则、任务、举措,必将动员和激励全区各族群众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迈进。石泰峰书记和布小林主席的讲话,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总结工作客观实际,分析问题直指要害,设定目标明确具体,充分体现了对新发展理念的坚决贯彻,鲜明突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为我们在新一轮发展中找准定位、发掘优势,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遵循。
冯玉臻说,这次全会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统筹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促进东部盟市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通辽市作为农牧业资源相对富集地区,西辽河平原、科尔沁草原为发展现代农牧业提供了良好自然条件,全市粮食产量、肉类产量分别占到全区的近1/4和1/5,高标准农田建设、肉牛改良养殖形成了多年传统、积淀了丰富经验,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为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优越和便利。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辽市农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层次不高、发展不充分,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偏低,农牧民收入不高,农村牧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亟待破解。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会部署要求,致力促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重点在五个方面集中发力。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点推进科尔沁沙地治理,坚持草畜平衡,严格禁牧休牧,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在有效治理3000万亩沙地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第四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剩余1200万亩沙地进行综合治理。聚焦破解水粮矛盾,以水定产、以水定种,大力实施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建成572万亩基础上新增60万亩建设任务,陆续对现有600万亩一般管灌农田改造提升,力争将节水量从6亿吨提升到12亿吨以上,实现采补平衡。加快推进盐碱地治理,分步骤对剩余60万亩盐碱地进行治理改良,力争综合产量提高20%、节水35%,亩均增收450元以上。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牛出院、树进院”,改造升级130个人畜分离养殖小区、15个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在提升利用率的同时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二是推进以城带乡、乡村振兴。着力提升农牧民素质,发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化镇村文明创建,培养高素质现代农牧民。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重点加强人岗对接服务,扩大与周边城市劳务协作,抓好技能培训,力争2021年稳定转移就业人员再增加10万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开展“五面红旗”嘎查村创建,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加强对嘎查村干部考评,抓好嘎查村“两委”换届,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实现80%嘎查村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嘎查村占比达到60%以上。
三是推动三产融合、互动发展。提升种养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坚持种养加结合、草畜一体化方向,发挥好400个示范合作社和30个万头(千头)牛场和30个母牛繁育场带动作用,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启动建设智慧农业信息化管理中心,打造农牧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智慧农牧业应用基地和农畜产品大数据交易平台,推动农牧业生产智能化。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以打造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玉米全株开发利用,肉牛加工增量提质增效,培育壮大奶业龙头,建设甘薯杂粮果蔬等特色园区,着力打造世界级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全国原料药生产基地、国家级冷凉地区无公害水果蔬菜生产基地。抓好农牧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以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康养基地建设为重点的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完善农畜产品供应链体系,推进与京东集团冷链物流、智慧仓库和运达冷链物流等重点项目,打造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金融保障。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畜禽良种化率96%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优质种源建设工程,完成通辽玉米园建设,打造中国玉米种植“硅谷”;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肉牛、奶牛胚胎产业化生产,加快纯种化步伐,建设中国西门塔尔牛国家级种源基地。进一步畅通金融血脉,继续完善金融支持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挥好全区首家肉牛专业银行示范作用,探索成立农牧业投资发展集团,拓展金融服务农牧业领域和范围。
五是全力提升品质、创优品牌。借势“蒙字标”、打好“绿色牌”,在已有192家“三品”用标企业、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区域性公用品牌的基础上,争取更多产品取得认证,建设统一的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探索推行红黑名单制度,构建全程可追溯质量安全体系,扩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供给。着力提升品牌营销能力,深化与上海交大合作,全面实施全域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策划和推广,推进优质农畜产品网络销售和“出村进城”工程,构建线上电商与线下实体店、餐饮体验店、产品展示厅一体化营销模式,带动产品品牌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