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的长度也能有‘假货’?”近日,有网友发帖称,网上有人售卖一种“非标、误差卷尺”,商家在售卖时明确表示,该卷尺的刻度与正常尺子不同,根据定做可以将80厘米的长度标为1米,甚至有卷尺在前3米都是正常长度,从第4米开始“缩水”。有装修从业者告诉记者,有部分从业者利用此类卷尺牟利,建议业主在装修时自备卷尺。
卷尺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计量工具,如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对其“精准”鲜有人提出质疑。但是,如果有人在卷尺刻度上做手脚,显然就会坑人于无形。而从卖家的描述中也不难看出,这种“误差卷尺”就是能作弊的工具。实际80厘米、显示1米,实际85厘米、显示1米,实际90厘米、显示1米……有的施工成品长度太短,达不到验收效果,用“误差卷尺”来测量,就可让验收的多付钱;装修时用“误差卷尺”多量5%到10%,相当于多向业主要了一成的钱。
2018年,国家已经取消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但生产、销售、使用这类“误差卷尺”的行为,都明显违反法律规定。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涉嫌构成消费欺诈;依据《计量法》,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不仅可能涉嫌民事上的消费欺诈,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即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尽管制造、销售、使用“误差卷尺”的违法犯罪性质显而易见,但是在现实中想追究此类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并不是容易的事。正如专家表示,由于《计量法》出台时间比较早,对于此类行为在处罚上的力度可能有些不够。对消费者来说,由于维权意识不够,即使发现使用者作弊,也大都要求重新测量或退回差价,很少诉诸其法律责任。销售者、生产者大多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发现了,不干了;发现不了,就赚了”。这就造成了事实上的违法成本过低,以至于线上线下销售类似“误差”计量工具屡打不绝。
因此,清除“误差卷尺”需要综合施治。一方面,要完善立法,目前司法部正在推动计量法的修订工作,其中一个核心就是提升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充分运用行政和执法手段,加大计量工具销售行为的日常抽查力度,全链条精准打击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同时推动相关不诚信经营者纳入诚信监管。网购平台也应严把市场准入,加强日常监督,并加大宣传提醒,让消费者提高警惕,让类似欺诈行为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