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川民族学院:培养民族干部的红色摇篮

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
  □本报记者  王玉琢  郝雪莲

  70多年前,来自延安的革命火种照亮了城川的夜空。1945年,在快要迎来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延安民族学院迁址绥远省鄂托克旗城川,这里从此成为培养民族干部的红色摇篮。

  “城川民族学院是陕甘宁边区民族学院办学历程中最后一个阶段的习惯称谓。因民族学院师生习惯按办学地点区分民族学院的各个时期,早期在延安办学时叫延安民族学院,后期迁址城川后,就称城川民族学院。”长期从事党史研究、现任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政协副主席的于国强道出了“城川民族学院”名称的由来。

  延安民族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建立的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高等院校,创建于1941年9月,1945年3月迁址城川,1949年7月办学结束。它是中国共产党研究民族理论,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重要机构,在其近8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数百名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培养民族干部的摇篮。

  1938年,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用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掀开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新的一页。为落实民族政策,创建少数民族自治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专门成立了民族学院。■下转第8版  ■上接第2版  延安民族学院自1941年创立,共经历了延安民族学院时期、延安大学民族学院时期、三边公学民族学院时期和城川民族学院时期。在艰苦卓绝的办学历程中,延安民族学院培养出大批少数民族革命英才,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形成、实施和完善,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延安民族学院后期为何要从延安迁到内蒙古的城川办学呢?

  于国强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城川在近代史上是一个蒙古族聚居地区,它同时是陕甘宁边区伊克昭盟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中共中央西北局分管的伊克昭盟工作委员会就设立在城川。伊克昭盟根据地是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试验区,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城川设立了蒙民自治区,所以将专门为建立新中国培养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专门学校——延安民族学院迁到城川办学。”

  于国强的讲述,把我们带回到70多年前的那段岁月。

  1945年,随着抗战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为了适应伊克昭盟地区对民族干部的大量需求和加强对蒙古民族革命队伍的培训,1945年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民族学院从定边迁至中共伊克昭盟工委和城川蒙民自治区所在地城川,接受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伊克昭盟工委的共同领导。城川时期的民族学院办学分为两个阶段,1945年3月在城川开始的固定办学阶段和1946年11月因内战爆发进入的流动办学阶段。

  民族学院迁至城川后,由中共伊盟工委书记赵通儒兼任学院主任,王铎任副主任,薛向晨、宗群、彭达先后任秘书长,宗群任教育处处长,刘景平、阎清芳先后任民族学院党总支书记。

  迁址城川办学的民族学院招收的学员主要来自于伊克昭盟地区的蒙古族青年和部分汉族青年。民族学院在城川办学历程中学员总数约百余人,先后开办了5个班。在办学期间,民族学院部分师生被抽调回延安集中组成绥蒙干部大队,开赴绥远、察哈尔、热河地区开展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学院的学习内容以文化课和军事课为主,包括蒙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书法、体育、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场救护等。学院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形势变化和政治任务要求,实行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树立其解放本民族和解放全中国的远大理想和战胜敌人的坚定决心。教学更注重联系绥远地区的实际,学员结合所学课程,深入到蒙古族群众中去,对这个地区的民族问题作调查研究。同时民族学院师生利用编排的文艺作品在蒙古族群众中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学员利用天主堂礼拜天的时间,给周边农牧民组织专场演出,宣扬党的民族政策,讲解抗日形势,增进了各民族团结,让蒙古民族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八路军,使城川周边的革命氛围十分浓厚,共产党的各项工作得到当地蒙古族群众的大力支持。

  民族学院始终坚持将教育和生产结合。全校师生积极响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排除万难,为办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此外,民族学院师生积极投身城川蒙民自治区的建设,广泛参与到城川蒙民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的民主政权建设当中。在民族工作第一线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推行,了解政权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日后开展民族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城川蒙民自治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1947年8月,靖边形势恶化,民族学院东渡黄河到达山西晋绥边区临县倪塔沟办学。11月,民族学院返回陕西绥德继续办学。1948年春,为改善办学条件,民族学院迁至吴起镇金佛坪并编入三边干校,民族学院的管理机构和教职员工在伊克昭盟工委的领导下继续在三边干校开展办学工作。1949年7月,在伊盟工委的指示下,民族学院的负责人赵诚将民族学院所有学员从陕西带回伊克昭盟扎萨克旗安排工作,民族学院教师队伍由中共中央西北局安排工作,延安民族学院办学历程结束。

  回顾历史,在革命斗争中曲折发展的延安民族学院始终不忘初心。延安民族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从事民族教育的高等学府,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重要研究基地,是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教育的实验田,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民族院校的前身,在中国革命史、近现代教育史、中共党史、民族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2002年,鄂托克前旗在民族学院旧址上建立了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

  2017年,又在原址恢复建立了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构建起以“党性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目前成为西北地区一流的党性教育基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脱贫攻坚特刊③
   第06版:要闻·广告
   第07版:观察·乌海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生态环保
   第12版:草原号
倒查涉煤腐败 推动净化政治生态
住建厅与建行内蒙古分行 签订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
乌海:上好党史这堂必修课
城川民族学院:培养民族干部的红色摇篮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孩子成长帮助很大
乌兰察布市:挂图作战 全面整改 以实际成效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知耻当后勇 刮骨为疗毒
王召明委员:加速构建特色种业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