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套户”逆袭记

  □本报记者  赵弘

  “这不是离城里近嘛,加上我家菜质量一直挺好,超市跟我家合作得也挺好。过年这几天紧着忙活,把这几棚都种上了。”钟淑霞正在大棚里收割成熟的小白菜,准备送往城里的超市。年初至今,钟淑霞已经种了两棚豆角、两棚西红柿和两棚香瓜,为今年自己的大棚产业开了一个好头。

  家住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的村民宋玉合、钟淑霞夫妇,多年前因为宋玉合遭遇车祸落下后遗症,治病欠了不少债,宋玉合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由于家庭没有经济来源,钟淑霞只得外出务工还债,他家成了村里有名的“落套户”。

  2016年,在嘎查两委、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和引导下,宋玉合夫妇纳入易地搬迁项目范畴,分到了一栋45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和50平方米的管理房。当年,钟淑霞回到村里,跟宋玉合一起搞起了大棚产业,2016年底一举摘掉了贫困户“帽子”,大棚从一栋发展到了现在的9栋,他俩的干劲儿越来越足。由于宋玉合大棚种得好,十里八村没有不认识他的,他们的脱贫故事被当地媒体报道,还上了中央电视台。

  从2017年开始,夫妻俩就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努力提升种植大棚的技术水平,两次到寿光学习种植技术,眼界和思维更加开阔。宋玉合自己动手改良农机具,把传统的农用旋耕机改造成起垄机,以往一栋大棚旋耕起垄得花上一天,如今几小时就能完成。宋玉合家的收入从之前每年不足6000元,增长到了如今的8万元。

  一人致富不算富。宋玉合夫妇经常上门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帮助和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成为“一户一人进棚种菜”的典型户、“扶志长志气”的示范户。“我准备再整个育苗棚,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给种植户们育苗,统一品种。别的不敢说,产业这块儿我肯定带着种植户们想办法振兴起来。”钟淑霞信心满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乡村振兴
   第07版:公告
   第08版:出彩
“在我们嘎查,人人都是生产能手”
我区 形成基本健全的 粮食储备体系
〖启示〗
包头市 家庭农牧场 达到456家
种出幸福生活
我从贫困户 变成了 小康户
赤峰市 去年人工种草 172万亩
乌拉特中旗 5年发放公益林 管护补助资金 95万多元
“落套户”逆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