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苜蓿草成了奶牛的“香饽饽”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张晓琴

  春分刚过,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盛乐镇台基营村的3000亩苜蓿草萌发新绿。这一棵棵苜蓿草,是喂养奶牛的“香饽饽”,也种在了奶产业链最前端。

  2019年,依托呼和浩特市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由和林县政府组织实施,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内蒙古富源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台基营全村流转的近3000亩土地种植了紫花苜蓿,全部用来为富源牧业和林牧场提供牧草。

  “流转土地种植苜蓿草,每年为富源牧业和林牧场提供牧草5000至6000吨,解决了奶产业链的前端问题。”蒙牛项目负责人张然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对每户农民每年每亩地补贴650元,村委会积极与犇腾牧场、富源牧业、和盛嘉康药材公司等驻村企业协调,就地安排就业,村民就业率达到70%,户均收入达到4至5万元,把农户紧紧地吸附在产业链上。

  为实现从一颗草到一杯奶的新跨越,和林县坚持“为养而种,以种促养”原则,按照“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联动融合”思路, 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做大经济总量, 全力打造百亿级乃至千亿级的绿色产业集群。

  该县从建设高标准农田入手,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开展饲草料订单种植。组织对接蒙牛旗下的30家牧场与70家种植大户及合作社签订了15万亩青贮玉米订单协议;蒙牛、盛健与草都、正缘等公司签订了3万亩苜蓿草和6万亩燕麦草订单协议;正大集团与7个乡镇117个村签订了33万亩籽粒玉米订单协议,总饲草料种植面积达57万亩。

  在富源牧业和林牧场,一头头奶牛正悠闲地享受着春日的暖阳。作为一体化的牧业养殖公司,富源牧业主要从事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畜牧研究、科研培训等。

  “牧场奶牛存栏5500头,每年为蒙牛提供3.8万吨鲜奶,且原奶微生物和体细胞控制水平已经达到并超过日、美、欧牧场管理水平,从源头上保证了鲜奶的质量。”富源牧业和林牧场负责人高健刚说。

  在蒙牛集团的带动下,和林县已建成奶牛牧场30个,存栏7.4万头,规模化养殖率达到100%。引进内蒙古盛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饲养规模5000只的标准化奶山羊养殖牧场12个,引进1400只进口纯种奶山羊。依托全球500强企业正大集团建设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已建成投产3个15至18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基地和1个4000头规模种猪场,年出栏生猪达到50万头。

  为全力推动优势特色奶牛、奶羊、生猪主导产业及加工业提档升级,和林县立足地理条件,依托绿色产业集聚优势,实行“羊进山、牛入川、猪封闭、加工在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在实现“一二三产联动融合”过程中“三策并举”。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发展壮大特色农牧业。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率,加快高标准农田、奶源基地建设步伐,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机械化,下功夫解决牧草种植、饲料加工、牧场养殖的问题,把产业链发展前端的问题解决好。

  以第二产业为纽带,延伸产业发展链条。紧紧围绕全县乳业、食品加工、数字、林草、现代物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充分发挥地域、政策、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等优势,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式发展。

  以第三产业为特色,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各环节的技术融合,加快构建集种植养殖、精深加工、科技创新、商品流通、休闲观光、生态康养融合发展体系,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预计到2025年,我县奶牛养殖量将达到17万头,奶山羊养殖量将达到37万只,生猪养殖量将达到200万头。饲草料种植面积将达到95万亩,可基本满足全县牲畜饲草料需求。”和林县农牧局局长云月清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5版:论道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8版:观察·兴安
苜蓿草成了奶牛的“香饽饽”
献礼建党100周年! 全区“少年儿童心向党”系列活动启动
这个论坛讲啥了? 一起来围观!
第十二届 农牧业 展览会开幕
我区开展形式多样的 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
鄂尔多斯市党史学习教育学做并重务求实效
铁路又调图 通往四川旅游专列等你来!
乌兰夫“单刀赴会”
守护安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