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融印记

歇山式屋顶
墀头
传统民居
  □本报记者  阿荣

  土默川平原上的“中国传统村落”小召子村,望山临水,历史悠久。传统建筑与古树相互映衬,平添了古朴的韵味。赭石色墙面,歇山式屋顶,檐口瓦当,花砌正脊,墀头雕饰,体现了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小召子村位于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东南部,北望古老阴山,南临悠悠黄河,土壤肥沃,水草丰茂。古村落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末明初,当时为牧人逐水草而居之地。清代中叶以降,山西太原等地的几户人家在此定居、耕种。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始建广福寺。数百年来,汉族、蒙古族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息、互通婚姻、和睦相处。

  沿萨托公路进入古村落,垂柳袅袅,建筑古拙。传统建筑多沿路分布,院落之间相隔较远,其间有农田、林地、菜园、水渠等。传统建筑多为晋商民居,院落由正房和倒座房组成,单门独院,有门楼,屋顶为单坡顶,有花砌正脊、筒瓦组成的垂脊,檐口有瓦当。仔细观赏,房屋山墙上均有墀头,墀头的装饰简繁不一,简单无雕饰的墀头,叠合多层枭混线,复杂的墀头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吉祥图案。

  小召子村的传统民居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建筑均采用土、砖混合砌筑。蒙古族风格的民居檐口有祥云、吉祥结等图案装饰。晋商风格民居院落东西窄、南北长,正房进深5—9米,房高5米左右,围墙大部分高2米以上,倒座房高度较正房略低,有的民居外墙涂成赭石色。

  村中的广福寺为歇山式屋顶,檐口以瓦当装饰,墙体为赭石色。歇山式屋顶为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俗称九脊顶。

  数百年来,庙会、祭敖包等民俗活动,二人台等民间艺术在这里代代相传。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多元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共存。应进一步保护这座传统村落,让小召子村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真正迸发出来。

  (图片均由小召子村委会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出彩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征文启事
交融印记
辽代鸡冠壶: 在多民族文化交融淬炼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