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夏季开始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的第7个节气,意味着即将告别春天,漫长的炎夏拉开了帷幕。在我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礼俗。《礼记·月令》中说:“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返,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欢悦。”《逸周书·时讯解》中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说明这个时候,田野中的蝼蝈开始鸣叫着夏日的来临,蚯蚓忙碌着翻松土壤,王瓜的蔓藤彼此争相攀爬生长。过了这个节气,夏的味道会一天比一天浓郁。
翻看古诗词,发现古代不少文人墨客为这个节气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立夏在他们的笔下,变得婀娜多姿,充满了无限的柔情。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唐代诗人元稹的《立夏四月节》这首诗描写的是立夏时节的自然风景。仲吕,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朱明,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代指火辣辣的夏季。那意思是说,想要了解春夏交接的节候变化,当从农历四月里的立夏节开始。这时蚯蚓从土里爬出,乡间的藤类野菜自发生长,蚕儿的茧子已经成形,林中的鸟儿正在为哺育幼鸟而欢快地鸣叫。迎着夏日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时,看到天上如山峰般壮丽的云朵正在慢慢飘移,所经之处下起了时雨,让人不禁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这首《立夏日忆京师诸弟》,抒写了牵念春天芳菲褪去、却喜夏树新荫怡人的心情。从妩媚的春天来到奔放的夏天,人们还沉醉在往昔的时光中时,初夏的草木已是一派繁茂而又葱茏的样子,梅杏半黄地隐藏在浓密的绿叶中间,原野庄稼绿浪滚滚,黄莺深唱,布谷催耕,浮云悠悠飘过,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也许是人世间最为难得的佳景,诗人希望远在京城做官的兄弟们也能与自己一起好好感受这浓浓的生活气息。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寒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庭台。”每次读到宋代诗人赵友直的这首《立夏》,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幅缤纷的风景画卷。时光荏苒,仿佛一夜之间,夏天就来到了。田野间的麦苗已经变得绿油油的,园林里的黄梅也熟了,散发出阵阵芳香。黄莺啼叫着仿佛在惋惜春天的归去,翩翩飞舞的蝴蝶也在留恋凋落的残花。睡眼惺忪的我独倚窗前,静静地注视着槐荫遮掩下的亭台,心却飞到了天外。表达了诗人内心里“春光易逝,夏思绵长”的感慨情怀。
宋代大诗人陆游亦写过《立夏》诗:“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荫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又到立夏时日,城门上的旌旗猎猎,司春之神驾车而归。天气变暖,燕筑新巢,百花谢尽,蜜蜂深居。槐柳树荫浓浓,小径幽幽,帘栊之内暑气轻微。日暮时分,诗人喜沐更新衣,一片暖热新夏之感沁人心脾。此诗立意清新,且构思精巧,初夏炫目的美景读之如见,呼之欲出,仿佛身临其境了。
陆游在另一首诗《幽居初夏》中,则这样描绘了初夏的风光:“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那湖光山色的美丽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槐柳树荫浓浓,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可见到白鹭翻飞,湖畔处处草长蛙鸣。新出的竹笋早已成熟,美丽的辛夷花却刚刚绽放。但纵使风景醉美,诗人却心中愁绪漫漫,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
古人描写立夏的诗还有很多,细细品读这些意境深远的诗词,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实在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一种人生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