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富治沙两不误

  □本报记者  李晗

  采访对象: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兰

  哈拉嘎苏木巴彦敖包图嘎查牧民乌仁其木格

  时间:2021年5月24日

  地点:乌珠穆沁草原

  记者:作为在这片草原上付诸治沙行动的生态建设带头人,请问您一开始是怎么产生治沙这个想法的?又是如何做到致富和治沙两不误的呢?

  乌仁其木格:我小的时候,这里虽然也是沙地,但覆盖着适合生长的植物,没见过流动的沙丘。后来,牧民家畜群规模越来越大,更甚者盲目追求牲畜头数,这种掠夺性的生产经营方式破坏了脆弱的沙地草原生态,到了沙进人退的地步。再后来,牧民家里的日子虽然富余了,但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却不堪重负,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没有了绿水青山,何来金山银山?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开始付诸治沙实践。

  2018年起,我先把家里的200只山羊和300多只绵羊全部出售,换回了80头西门塔尔牛。这下牲畜总数少了,对草场的压力也小了。并且,1头牛的效益能抵得上6至8只羊,无论是经济账还是生态账,都稳赚不赔。在我和其他牧民的示范引领下,西乌珠穆沁旗养牛的牧民越来越多,收入也是水涨船高。统计显示,全旗从2015年牧业年度肉牛存栏16.8万头增至2020年的27.2万头,增幅达62%。

  记者:下一步您有什么打算?

  乌仁其木格:现在,牛的头数变得越来越多了,我们打算在肉牛产业的发展中,坚持良种扩繁、良种引进、育成育肥并举,做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和繁育基地建设,坚持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安格斯牛为主的肉用品种改良方向,大力推广优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提高个体产出效益。

  在今年春季,锡盟新一轮休牧中,我拉来网围栏,把50亩实验田围了起来。打算5年内不让牲畜进。在边缘地带先栽下灌木,形成沙障后,再种植小叶锦鸡儿等固沙植物,用这个方法进行治沙固沙。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刊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马兰花盛开在乌拉特草原上
【速览】
“十三五”时期 海南新造红树林 1.2万亩
为鸳鸯定制“别墅”
致富治沙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