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庄稼人耕作和生存的基本支撑。在革命老区广西河池市东兰县的一个小山村,一条名为“共耕渠”的水渠汩汩流淌90多年,润泽一方土地,滋养代代村民。
倡导并组织群众修建这条水渠的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先驱。他们的功勋彪炳史册。
从开凿共耕渠、试办共耕社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曾经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清泉静静流淌,无言地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百年不变。
时光淹没不了的荣光
共耕渠是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的一条水渠,建成于91年前,全长4公里。这个小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作用,连片的葡萄园、稻田和绿树青山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山水田园画卷。
东里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农民运动的开拓者之一韦拔群的故乡。共耕渠对面的山坡上坐落着韦拔群故居,“为农民谋利益”的石碑立在故居前。
50多岁的村民韦忠每天都会沿着共耕渠走上一两趟。几十年来,从刚记事时踏过的田埂小路到如今宽敞的水泥路,从简陋的土渠到通畅的“三面光”,共耕渠以及东里村的点滴变化,韦忠看在眼里,感慨万端。“到了收获季节,共耕渠两旁的稻田一片金黄,葡萄园里硕果累累,是全村人最开心的时候。”韦忠说。
韦忠爷爷的堂兄就是韦拔群。韦拔群一家17口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如今在东里村只有旁系后辈。韦忠说,革命先烈不惜牺牲生命,就是为了换来老百姓的幸福。
20世纪20年代初,韦拔群在东兰组织农民自治会,建立国民自卫军,开展反抗剥削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农民武装斗争。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韦拔群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之后回到东兰县兴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传播马列主义,1925年至1927年间培训了3届共600多名农民运动骨干。这些学员遍布左右江和红水河两岸,成为当地农民运动的星星之火。
1930年,邓小平、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右江开展土地革命,选定东里村做农业合作化试点,建立了东里共耕社,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这一年,东兰遇上旱灾,韦拔群带领党员和群众修筑共耕渠,引附近银潭的泉水灌溉庄稼,当年就获得粮食大丰收,参加共耕社的570多名群众人均分到600多斤稻谷。从那时起,泉水四季不断流向周边上千亩土地,低产田旱涝保收。共耕渠成为东里村公共水利设施,集体所有,共管共享,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在这里落地生根、生长发芽。
东里村78岁的老党员陈远康清楚地记得,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一起动手,用石料加固共耕渠,后来又在政府支持下建设提灌工程,地势较高的几百亩旱地也被改造成为水田。
时隔近一个世纪,共耕渠、韦拔群故居和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列宁岩等革命遗址依然闪耀着光辉,四面八方的人们来到这里缅怀先烈。列宁岩里用竹子做成的长凳早已被磨得锃亮。
清清的泉水润山村
1932年10月,韦拔群被叛徒杀害于离家乡不远处的一个山洞内,东里共耕社遭到破坏。韦拔群牺牲后,当地群众精心管护共耕渠,寄托对“拔哥”的深情。
群众用心守护着造福一方的水渠。2011年,村里用水泥修建起了“三面光”的渠道,大家每年都对共耕渠进行清淤和加固。
初夏时节,共耕渠旁300亩葡萄枝繁叶茂,小小的果子已经从枝头冒出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形式,这项集体产业一年为当地群众带来的收益超过百万元。
由于地处偏僻,发展产业困难重重,东里村群众曾经以外出务工为主,村庄“空心化”严重,2016年以前村集体收入为零。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开始之初,党组织带领群众开展产业发展大讨论,经过反复对比研究,确定重点发展葡萄种植产业。
东里村原本并不出产葡萄。面对一个全新的产业,技术和资金支持、流转土地、能人带动、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都面临挑战。东兰县委办副主任、时任武篆镇党委书记韦彩秀说:“2017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我们到广西农科院找技术专家,请求他们帮助选址和确定种植品种。”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金标实地考察后认为,结合土壤、水质、环境等因素综合考量,东里村完全有条件建设高端葡萄品种种植基地。
共耕渠也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渠水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水量稳定。“可以说,有共耕渠,才有东里村的葡萄产业。”刘金标说。
东里村人均土地不足0.3亩,从来没种过葡萄,一开始群众心里没底。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老支书周干忠和村里的党员带头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并一户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有党员带头,群众心里踏实了,126户村民纷纷把土地流转出来,第一期100亩葡萄园如期建成。
为了更好地提供技术指导,广西农科院与东里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科技特派员每个月来东里村好几趟,手把手指导村民剪枝、修芽,传授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2018年,葡萄园挂果。这个被称为“阳光玫瑰”的葡萄品种肉厚皮薄,有淡淡的玫瑰香味,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欢迎,批发价格稳定在每斤25元左右,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0多万元。2020年,葡萄园扩大至300亩,销售收入达400多万元。
“阳光玫瑰”葡萄基地采取“党建+产业+贫困户+村集体”的经营模式,建立基地党支部,助推脱贫攻坚。贫困群众土地流转有收入,在基地务工有收入,每年还可以获得1500元入股分红。东里村脱贫群众韦秀英说:“几年来,基地优先安排我们在葡萄园做工,使我们有了稳定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基地负责人梁贤勇是“80后”,毕业于广西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他放弃了在一线城市的工作返乡创业。在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的同时,梁贤勇看到基层党组织为群众谋利益的一片赤诚之心,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7年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在“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的示范带动下,东里村相继培育了肉(牛)羊养殖、红心蜜柚、山茶油等集体产业,2016年成为精准扶贫后广西第一批脱贫的贫困村之一,先后获得“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
不竭的精神源泉
百年沧桑,共耕渠早已成为东兰的地标,一旁的空地变成广场,一批批参观者在共耕渠旁聆听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红七军的故事。
在共耕渠前,讲解员覃迎庆说,当年韦拔群等革命先辈建立共耕社,修筑共耕渠,就是要为农民谋利益。共耕渠流淌田园之间,更流淌在百姓心中,成为泽被干部群众的精神源泉。
“流淌近百年的一渠清水,就像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站在共耕渠前,来自江苏海安的支教老师丁爱军十分感慨。2020年8月,江苏海安市向东兰县派出10名教师,进驻当地两所中学开展为期3年的支教活动,让老区的学子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当地教学质量提升。
“我们海安也是革命老区,能够从海安来到东兰支教,也是一种红色精神的传承。”丁爱军说。
20世纪20年代,韦拔群胸怀救国救民的理想,从偏僻落后的桂西北山村赴广州学习马列主义;90多年后,23岁的年轻党员周亚峰从中山大学毕业来到东里村,投身最基层,致力于乡村振兴。
周亚峰说,共耕渠代表了共产党人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的为民情怀。去年12月担任东里村挂村干部后,他积极谋划产业开拓,推进红色资源和农业观光相结合的红色旅游,民宿建设选址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工作已经展开。
站在新的起点上,带领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东里村党组织明确的时代方位。目前全村已有22个村集体经济项目,2020年村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当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500元。
东里村党支部书记陈永祥说,正如共耕渠经流不息的泉水,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地传承,激励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接续奋进。
(新华社南宁6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