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践行司法为民承诺 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猎鹰突击队宣誓出征。
检察开放日活动。
陈巴尔虎旗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正在开庭。
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团走进社区宣传民法典。
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民警在林区巡查。
  执政兴国、发展经济、造福百姓,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一直以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政法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有力维护政治安全,确保大局稳定,守护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愈加浓厚,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为推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打击违法犯罪  保障人民安康

  □本报记者  陈春艳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是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全区公安机关聚焦主责主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有力维护了我区政治安全和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2020年,我区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2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760名;全区公安刑侦部门共组织召开破案集中返还涉案财物大会24场,为人民群众退还1271.65万元。

  6月1日下午,通辽市奈曼旗公安局召开公开退赃大会,集中返还在侦察破案中追缴的部分赃款,以及电动车、手机、香烟、金手镯、金戒指等赃物,价值共计30余万元。

  4月13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打击煤炭资源领域违法犯罪情况。自2020年2月我区开展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发挥职能作用,向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犯罪行为发起凌厉攻势,共立案48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24名,涉案金额272亿余元,追损挽损124亿余元。

  激浊扬清斩黑恶,清风正气护平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历史性胜利。我区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63个,铲除涉恶团伙1149个;全区检察机关累计批捕1222件3200人,起诉671件5610人。

  全区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强化“破大案与破小案并重、破案与追赃挽损并重”的理念,更多破大案、更快破小案、更深挖积案、更好控发案,全力保障我区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坚守公平正义  情系人民群众

  □本报记者  袁宝年

  5月21日上午,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恼包村村民迎来了一件“喜事”:新城区法院诉讼服务站驻恼包村站揭牌了。诉讼服务站内设立了“法官联络点”,驻村法官将定时到服务站现场办公,开展巡回审理,进行普法教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不断拓展延伸诉讼服务范围。

  “马背法庭”、巡回审判车、诉讼服务110……,近年来,全区各级法院精准对接群众司法需求,设置358个人民法庭,422个巡回审判点。把“流动的人民法庭”开到山间草场、牧民毡房。

  以“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的翁牛特模式、“主动融入大治理格局”的临河模式为代表,推动旗(县)党委政府成立矛盾纠纷化解中心135个,建成诉调对接中心127个,共有1165个特邀调解组织、3200名特邀调解员参与诉调对接工作,大草原上的“一站式”已成为祖国北疆诉讼服务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全区各级法院为方便老百姓进行诉讼服务,花了很多心思,增添了很多高科技的、方便群众前来诉讼的设施,这些设施集智能和便捷于一体,避免了“跑空”的现象。

  群众有所呼,法院有所应。如何让老百姓不再为打官司的一道道门槛发愁,是法院不断改进诉讼服务的努力方向。

  克什克腾旗法院新推出的“要素式”审判模式。法院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归类整理出8类案件要素表,减少了当事人双方扯皮或者因证据不全而导致误判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当事人双方权益。

  提升审判效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法院的重要课题。全区法院倾力打造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终端、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巡回办理等立体化的诉讼服务体系。为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实施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全区123家法院设立速裁快审团队139个,促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从一支笔、一页纸到“微法院”、智慧“云”;受理案件数量从1950年的1.7万件、八十年代的4.2万件、2000年的21.5万件到2019年的85.3万件……

  坚守公平正义,情系人民百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人民法院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让公平公正的天平深入人民群众心中。

  保持检察初心  保护民生民利

  □本报记者  白丹

  近年来,全区检察机关聚焦职责主业,强化法律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推进“四大检察”和队伍建设,以提高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为主旋律,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各项检察工作持续稳进提升。

  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宽严相济,追诉犯罪。2020年自治区各级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12178人,起诉33518人,不批捕3884人,不起诉4310人。此外,我区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参与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依法跟进追诉,对26年前在监所指使罪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刘维良,报经核准、依法追诉,彰显正义不会缺席。

  忠守精准监督理念,强化对有引领价值典型案件的监督。2020年我区各级检察机关受理各类民事监督案件8762件,并联合法院开展执行款物管理专项监督,促进标的物查封扣押、保管处置和执行款收取管理发放依法规范。持续强化对民间借贷、离婚财产分割、劳动争议等领域“虚假诉讼”监督,维护清朗的诉讼秩序。

  聚力公益诉讼法定职能,积极稳妥探索“等”外领域。2020年,自治区各级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289件。落实《额济纳胡杨林保护条例》,以公益诉讼守护金色胡杨。对王某某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核心区失火案,在提出异地补种灌木林诉讼请求的同时,考虑被告人系建档立卡贫困户且认罪悔过的实际,提出适用缓刑建议,既体现了司法的理性与温度,又实现了刑事责任与公益赔偿修复的价值互动。

  依法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区各级检察机关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1031人。对小学教师李某在教学期间猥亵男童案监督立案,对一审未认定强奸罪的菅某某强奸、猥亵幼女案提出抗诉,不让“大灰狼”逍遥法外。坚持宽容不纵容,依法起诉未成年人犯罪481人。实行“一站式”办案,对未成年被害人一次性完成询问、身体检查等取证工作,全力避免二次伤害。邀请地方党政领导共同督导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持续开展检察官校园巡讲活动,以一起小饭桌经营人员性侵幼女个案为警示,建议当地政府开展整治,取得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普法宣传有力  法律服务暖心

  □本报记者  帅政

  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一周年。当天,自治区司法厅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集中宣传启动仪式。以此为契机,我区各地又掀起了一场民法典宣传学习的热潮,呼和浩特地铁列车里滚动播放民法典短视频,日均覆盖20万人地铁乘客。

  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自治区司法厅认真抓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打造《小司来了》、法治乌兰牧骑等普法文化品牌,系列普法动漫剧《小司来了》先后荣获中宣部和应急管理部一等奖。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全国普法办将我区列为实地验收免检省区,“七五”普法圆满收官。

  法律服务是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近年来,自治区司法厅着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我区公共法律实现跨越式发展,盟市、旗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苏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成1019个,建成率98%;嘎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2164个,建成率95%。2020年,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话务总量达24.1万通,日均话务量达660通,接通率达95.6%,满意率达96.3%。

  信息化助推司法行政改革。自治区司法厅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十四五”全区司法行政信息化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十四五”全国司法行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受到司法部肯定。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智能化一体平台推广应用,实现行政复议、重大行政决策备案网上办理,规章、规范性文件网上报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群众办事更加便捷。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法治政府建设日常考核、舆情监控、疫情防控等工作,有力保障日常政务运转和司法行政改革发展高效有序推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特刊
   第05版:评论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践行司法为民承诺 提供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