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不止 未来可期

——呼和浩特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扫描
  □本报记者  及庆玲

  在创新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贯通,补齐短板,合力攻坚,正以蓬勃昂扬的奋进姿态,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高质发展点燃强劲引擎。

  深化改革

  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

  创新能力既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2018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通过财政资金的鼓励和引导,优化要素配置,补齐产业短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2019年,呼和浩特市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列全国各大城市第50位,凸显了该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创新动能的实力。

  2021年,呼和浩特市对这一实施意见进行完善,采取“后补助”的方式,提高科研人员的奖励比例。对获认定的国家级创新载体,将一次性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支持;对获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支持;对获认定的国家级企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支持等。

  创新,需要投入“真金白银”。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市进一步加大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共争取上级科技项目346项,争取资金2.2亿元;呼和浩特市本级投入重大科技专项经费4500万元,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经费1200万元。这些经费和项目的实施,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记者翻看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上面明确提出,到2023年将呼和浩特市建成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顺畅、高技术和科技型企业汇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氛围浓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夯实基础

  推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升级

  2020年初,由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总投资近3亿元建设的生物安全三级动物实验室落户呼和浩特市。

  这个实验室是国内首家完全由民营企业自主筹资建成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可进行大动物感染试验的科研平台,可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提供科研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对我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实验室已取得口蹄疫、非洲猪瘟、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等疫苗研发活动资质。

  这是自治区科技厅通过实施科技项目、聚集创新资源、强化科技服务等方式,在民营企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的一个实例。

  如何让呼和浩特市全社会研发创新投入找到集中区、着力点?呼和浩特市继续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自治区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重点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营造全区一流创新创业环境。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共193家,拥有各级各类研发机构447个,首府科技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加强。

  围绕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短板和卡脖子问题,呼和浩特市正积极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和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在高级别平台载体创建上取得新突破。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力度。做强培育服务机构,加大对企业培训力度。全面落实各类有关创新主体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形成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养。

  7月1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就哈尔滨工业大学助力“科技兴蒙”行动、哈工大博导团呼和浩特行活动事宜进行交流对接。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乌日吐在对接交流时表示,要借此机会,积极搭建与哈工大联系渠道,坚持互补融合,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优势,促进呼市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当前,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依托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围绕构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技术交易平台,正积极推动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共建科技大市场,共同促进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创新引领

  激发城市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19年,中环股份有限公司向全光伏行业推出最新产品——12英寸超大硅片“夸父”系列,一举打破了世界单晶8英寸硅片技术框架。

  中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浩平表示,“夸父”的发布将更大幅度的降低光伏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发电成本,在助力制造企业获得更高收益的同时,也使更多地区的平价和竞价项目顺利实施,有效推动全球光伏市场进一步发展。

  围绕乳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呼和浩特市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研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步伐,推出一批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一定优势的高新技术和“拳头”产品。

  通过大力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呼和浩特市在重大疾病防治、蒙中医药、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

  2019年,呼和浩特市正式迈入地铁交通新时代。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建设公司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运用到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运营全环节,实现信息化业务全覆盖,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平台安全性及业务服务可靠性,较大地节省了前期投资和人力成本,为呼和浩特地铁注入“云智慧”和新能量。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与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建立了荒漠草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修复技术和模式,目前累计推广示范15000亩,建立人工草地5000亩,提出荒漠草原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化配置模式,建设规模化生态牧场50个,并编制发布国家标准“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行业标准“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

  2020年,呼和浩特市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共计投入“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2.2亿元,企业配套资金8亿元,共支持29个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预计可产生新工艺、新技术30项以上、新产品40项以上、专利60项以上、软件著作权90项以上。

  创新不止,未来可期。“十四五”开局起步,呼和浩特市启动实施“两区两中心五基地”科技创新工程,计划在5年内推进金山国家级高新区提质进位、和林格尔新区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兽用疫苗研发基地、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光伏材料先进技术示范基地、生物发酵特色产业基地、北疆科创中心联合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全区乃至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本文图片由呼和浩特市科技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读图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评论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要闻一览
创新不止 未来可期
有毒! 野外的蘑菇别乱采
探营上海天文馆
AR小巴驶入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